每日經濟新聞 2009-03-12 08:21:45
每經記者 江旋 發自北京
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出口,遭遇了一次“斷崖式下跌”。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中國2月份貿易順差從1月份的391億美元收窄至48.4億美元,大幅縮水342.6億美元,環比下降87.62%,同時也創下自2006年2月25億美元以來的貿易順差最低值。
【數據解讀】
進出口增幅創十年新低進口先反彈順差壓力大
專家認為,一方面外部環境尚難好轉,另一方面材料和機械等進口受國內經濟刺激增加,今年的貿易形勢不容樂觀,貿易順差可能將進一步收窄。
中國海關總署昨天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2月份進出口總值1249.48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2月出口總值648.95億美元,同比下降25.7%;進口總值600.54億美元,同比下降24.1%,貿易順差為48.41億美元,遠低于市場預期,且進、出口的同比增幅均為十年來最低(詳見附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從1999年2月以來的歷史數據可以看出,今年2月盡管進出口同比增幅均為負數,貿易順差急劇縮小,但進口卻在反彈,同比僅下降24.1%,低于1月份43.1%的降幅。進口的快速反彈,也是導致順差數據不及市場預期的重要因素。
從2004年初出現過的短暫大額貿易逆差的情形中可以發現,當時出現貿易逆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受春節假期影響,出口生產銳減的同時,國內經濟過熱導致進口增長過快。
對此,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表示,鑒于出口額持續下降,且政府實施經濟刺激方案將導致材料和機械進口的增加,一降一升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將進一步收窄。
【趨勢分析】
外貿面臨兩難困境長遠看中國或受益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表示,目前中國外貿面臨兩難困境,一是外需大幅度萎縮,在去年下半年表現比較好的一些新興市場,在今年1到2月份都出現了出口大幅度下滑;二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也指出,出口的大幅下降不僅說明外部經濟放緩程度超出預期,并且國內如出口退稅等救出口的政策在短期內還無法起到作用。
針對接下來外貿發展的趨勢,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預測,前兩月出口劇減的趨勢還會在今年上半年內延續。今年三季度甚至四季度之前,出口業都不會出現復蘇,全球需求滑坡對各國的出口業都在造成傷害。但他同時也指出,從長遠來看,由于其他國家的競爭者出口下滑更為嚴重,中國可能會獲益。
商務部一位司局級官員也告訴記者,貿易逆差的大幅收窄應該只是短期現象,不會是長期的趨勢。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