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200甘肅茶商集結普洱 囤貨賭漲?

2010-03-23 03:48:09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郭新志  發自云南普洱

        接下來的10多天  (指清明節前的春茶交易時段)云南茶市將會發生什么?頂著昏暗的燈光,50歲的茶商徐能(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微一笑:“有的人可能會大賺一把,有的說不定就會變成窮光蛋——這一切都得看天!”徐能深信,“做茶生意的特點就是靠天吃飯,尤其是在大旱之年。”

        3月20日晚10時30分,趕在老天沒變臉之前,剛吃完飯的徐能正準備連夜趕路,將收上來的兩噸春茶送往外地。而千里之外的中國茶城——普洱市,大批外地茶商已經集結。

        “(茶葉)晚了20天上市,減產已成定局。賺不賺錢就看老天爺了。”3月22日下午4點,甘肅茶商馬師傅透露說,只要清明節前不下雨,他們最近收購的茶葉就可以賣個好價了,否則可能要虧本。為了能拿到貨,馬師傅1月份就趕赴普洱收茶;與他同行的,還有200名甘肅茶商。

春茶即將收尾“最慘”茶農一次只采到二兩

        一切都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現在已經是賣方市場了。”3月20日晚,徐能泡好一杯他自稱是珍藏級的曬青毛茶,“這樣的茶葉今年已經買不到了。”

        徐能是普洱市鎮沅縣九甲鄉村民。當地是普洱茶的起源地之一,盛產優質茶葉,而徐能和幾位同行把控著方圓50公里內的茶葉。每逢周六趕集,他便穿梭在各街鎮收茶,然后將這些茶葉運往茶廠。靠著廣泛的人脈,徐能在這個行當干了整整13年。在他看來,雖然操作起來并不難,但真正難辦的是資金。“誰能像我這樣把4噸茶葉從2007年一直捂到現在?”

        但今年,徐能選擇了快進快銷,不過,他仍嫌速度太慢。“今年的春茶上市較往年推遲了15~20天。”徐能指著堆在墻角的一堆茶葉說:“往年茶農每次一賣就是幾十公斤,今年每次賣只有大約兩公斤。”從3月8日到3月20日,徐能只收到了300公斤茶葉。總共兩個月下來,他才收到了兩噸。

        “現在不敢囤茶了。”徐能說,按照行規,春茶是一年當中質量最好的,俗稱明前茶,還有10多天清明節就到了,“清明節后采的茶就不一樣了,別想賣到現在這個價。”

        25歲的九甲鄉茶農羅忠海對此深信不疑。“8個多月沒下一場雨,茶樹都不發芽了。”3月21日,羅忠海正在村子背后的山上采茶。他家有200多株老茶樹,樹齡都在30年以上,“平時不需要施肥、打農藥,去年收了1.5噸茶葉。”加上其他農作物收入,手里還能增加1萬多元的存款。但今年最慘的一次,他只采到了二兩茶葉。“茶葉外觀不好,不得不全丟了,估計今年減產將達50%左右。”

        如今,他希望能夠痛痛快快下一場雨,這樣他就能多采點茶葉,負擔一家五口的生活。

        與羅忠海截然相反的是,一些茶葉貿易商的想法截然不同。“只要一下雨,價格立馬就會垮下來!”3月22日,馬師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從當地茶葉市場收購的毛茶價格在每公斤50~200元不等,“很多外地茶商來普洱收茶,但80%都是咱們甘肅的。”馬師傅說,如果清明節前不下雨,他們最近收購的茶葉就可以賣個好價了,否則要虧本。

八大茶山未發芽春茶價格上漲20%左右

        3月22日下午,記者在普洱市茶葉集散地——茶源廣場看到,許多貨車都滿載茶葉,正準備發往省外。在這些人中,“省外的茶商最多的來自甘肅、浙江,其次是來自湖南、廣西等地。”普洱市茶葉協會副秘書長國正鷸說,一般而言,浙江茶商主要采購價位低、質量一般的茶葉,經過加工后成為花茶;而甘肅茶商采購的茶葉主要是成品銷售,對茶葉的質量要求較高,出價也比較高。

        馬師傅就是眾多甘肅茶商中的一員。從1980年開始,他每年都來普洱采購茶葉,然后運回蘭州,再批發給茶葉零售商。“今年春茶晚了20天上市,干旱導致茶葉大面積受災,價格已經上漲了20%左右,至于能否賺到錢就全看老天爺了。”

        馬師傅說,甘肅比較喜歡普洱產的綠茶,為了能拿到貨,他一月份就來普洱收茶。“這個市場80%的茶商都來自甘肅,總人數在200多人左右。”

        不過,這次馬師傅只收到10噸茶葉,他準備用3天時間將這批貨運回蘭州銷售。

        來自普洱市茶葉發展辦公室(以下簡稱“普洱市茶辦”)信息統計科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6日,該科對全市6個縣、鄉的11座古茶山調查顯示,其中僅有3座古茶山產出春茶,其他8座山上的古茶樹由于天氣干旱而未能發芽。

        普洱市茶辦信息統計科科長張雁說,3月3日,該科曾對云南干旱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預計今年春茶將減產20%~30%。而產量的減少也推高了茶葉價格,當時該市茶葉市場一級茶價格在50~65元/公斤,同比增加8~10元,其他級別茶葉漲幅也均在5元/公斤左右。

        “去年全市產茶共計4.62萬噸,其中60%以綠茶形式銷往外地,另外40%經加工以普洱茶的形式流向市場。”國正鷸說,估計今年全市茶葉減產將在30%左右。

        普洱市茶辦提供的一份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該市10個區縣茶園總面積達135萬畝,其中受災面積64萬畝,造成經濟損失1.04億元。

市場難測多數廠商只看不買

        與外省茶商進貨的熱情相比,云南本地的茶商多選擇了觀望。國正鷸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市場行情難以預料,此外眾多廠商手中的原料并未消耗完。

        徐能對此表示認同。“我現在是有訂單才收茶。”2007年前后,他曾花高價購進了4噸茶葉,至今仍存在庫房。“現在給茶農的收購價是36元/公斤,當時同品質的茶葉收購價已經被炒到了60多元/公斤。”高位被套,徐能只能選擇繼續等待,“當年整個行業確實不太理性,但如今經過市場調整、政府整頓,沒有人再愿意去投機炒作了。”

        針對外界所稱的“部分人趁機囤茶”,馬師傅反問:“沒有貨拿什么炒?”。他認為,與往年相比,今年來普洱購茶的外地茶商在人數上并未發生太大變化,很少有人囤茶賭漲。

        “目前旱情難測,市場不好預料。”徐能說,現在進貨已經處于高價區間,風險很大。“有的人或許可以大賺一把,有的說不定就變成窮光蛋,這一切都得看天!”

        對此,普洱市當地一名曾經營過5年普洱茶生意的人士也表示,雖然今年因為干旱會導致茶葉產量減少、價格上漲,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投機炒作的動力并不足。“目前的價格上漲應屬于正常的反彈。”他表示,2007年上半年,一些普洱茶被人為地炒高了幾十倍,“如果算上人工成本,其實今年的價格也并不算上漲。”

        多位云南茶葉生產商對眼下的行情并不愿談及太多。“各個廠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進貨與否得看手中的原料和市場節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茶葉生產商說,多數企業還未能消化完前幾年炒作時進的原料。

        “今年明顯覺得上游客戶比較謹慎。”徐能說,經過多年積累,他有5家穩定的買主,以往都是大批量進貨,但今年春茶都快收尾了,卻只接到一個廠家的訂單。每次自己打電話過去,那些買主總是說再等等、再看看。這讓徐能比較煩惱。

        “你去幫我到處打聽一下,看看大伙對市場走勢是怎么看的,一定告訴我。”徐能告訴記者,在沒有確認市場好轉前,他只會買一點賣一點,收多少賣多少,絕不囤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AV网站在线 | 天天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得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 一级大片在线免费 | 天天天澡天天天碰青青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