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蘇培科:下半年中國經濟能否樂觀?

2010-06-26 02:21:27

蘇培科

        對于今年下半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我想數據應該不會出現大問題,但有可能會出現回落之勢。目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比較嚴峻,亟待改善,依靠政府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不具備可持續性,需要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充分啟動,需要“還富于民”,需要強身健體,不能再繼續“國進民退”和簡單地保增速。

        從宏觀經濟的  “三駕馬車”來看,下半年的出口形勢很難大幅改善,有可能還會出現回落;下半年指望消費來拉動經濟也不太現實,啟動內需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隨著房地產的調控和地方融資平臺的清理,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在下半年很有可能會出現回落,對GDP的貢獻率會有所減弱。如果下半年匯率政策、利率政策和經濟刺激政策出現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必然會反映在下半年的經濟走勢中。

        首先,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拉動效應在減弱,政策退出后果難料。

        有人總結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存在“兩退兩進”特征,即房地產投資降溫、清理地方融資平臺及淘汰落后產能帶來投資減退(“兩退”);政策鼓勵民資進入區域經濟和壟斷行業  (“兩進”)。“兩進”能否彌補“兩退”?“新民間投資36條”會不會又是一個看得見而進不去的“玻璃門”?目前仍是未知數。

        長期以來,房地產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20%以上,房地產業還帶動建筑、建材、家電、裝飾等數以百計的產業發展和就業,目前的宏觀調控對這些行業有何影響還有待觀察。另外,國務院清理地方融資平臺和重申“鐵腕”淘汰落后產能,意味著2009年為應付國際金融危機而出臺的刺激政策有逐步退出之意。所以,宏觀調控必然會帶來投資降溫,而投資對中國GDP的貢獻率仍為最高,但貢獻率有所回落,今年一季度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9%(去年達到了94.6%),拉動GDP增長6.9個百分點,一旦固定資產投資減速則必然會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5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358億元,同比增長25.9%,比1~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有下降之勢,投資對GDP的拉動效應正在減弱。從長遠看,雖然民間資本、新興戰略型行業及區域經濟發展有望成為我國經濟新一輪發展的助推力,但很難指望“兩進”來彌補“兩退”,也幾乎不可能再指望第二個“4萬億”刺激計劃出臺。

        其次,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去順差”戰略要慎重。

        從上半年的進出口總值來看,中國的貿易數據似乎在不斷好轉,但是中國的貿易結構仍然是以加工貿易、資源品和低附加值產品出口為主的“打工經濟體”特征。比如,機電是我國出口產品中的大戶,約占到出口總額的六成,但因核心技術缺失,產品競爭力較弱,在全球的高市場份額并未帶來高利潤以及較強的定價權,一旦人民幣升值,則利潤空間和市場份額就會迅速回落。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測算,如人民幣在短期內升值3%,家電、汽車、手機等生產企業利潤將下降30%至50%,許多議價能力低的中小企業將面臨虧損。再比如,我國的紡織品出口在全球占據著較高的比例,但利潤微薄得嚇人——紡織品服裝企業的平均純利潤率在3%~5%,在其他生產要素成本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一個百分點,企業利潤就也減少1%。顯然,中國的出口利潤已經被壓縮到了極限,如果人民幣升值,則出口必然面臨著全面虧損,依靠低工資和出口補貼顯然很難扭轉這種系統性的局面。

        由于歐債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很有可能會“二次探底”,外需必然會收縮,從而會再次影響我國的出口,而指望出口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在短期內基本不太現實。況且,在2010年上半年,中國主動提高了對別國進口的速度,主動收窄了貿易順差,這種“去順差”行為究竟會不會化解“順差”帶來的矛盾目前還很難說,但“凈出口”的下降必然會降低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再次,刺激政策對消費的貢獻效應在減弱,內需很難快速啟動。

        如果剔除了政府投資對消費的拉動因素,則消費增速并未大幅提升。一旦經濟刺激政策萌生退意,消費數據就會回歸真實。根據日本、韓國等經驗,從外需轉向內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可能用幾個政策就能解決問題,要想改善消費數據就得搬走阻礙中國啟動內需的絆腳石。比如,要盡快解決高房價,避免其抑制其他消費需求;要盡快完善社會保障,讓老百姓無后顧之憂,敢于消費;要盡快改革畸形的收入分配體系,讓老百姓有消費能力。但在目前的狀況下,要改善這些問題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最后,CPI繼續走高將迫使央行加息,滯脹如影隨從。

        5月份的CPI同比上漲3.1%,PPI漲7.1%。1~5月份的CPI平均值已經遠超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2.25%,實際利率為負會迫使央行加息,以平抑通脹壓力和給活期存款降溫。但是,目前我國經濟增速有放緩的跡象,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5%,比4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盡管不能因此就給中國經濟下個“滯脹”的結論,但從“三駕馬車”來看,中國經濟在下半年不容樂觀,加之通脹壓力不斷加劇,“滯脹”似乎如影隨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 |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日本国产精品网色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