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0-05 10:27:09
楊道
設備維修工張悟本在搗弄機器的時候突然悟道,原創出食療神話,身披“京城最貴中醫”的鍍金招牌,堪比當年“一把硭硝治天下”的江湖游醫胡萬林,只是還沒被著名馬屁作家柯云路之流授予“曠世神醫”、“當代華佗”的光榮稱號。胡大師因“芒硝酸菜水”治死13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在監獄里面壁思過,而張悟本張天師的神話變成“笑話”后,其內心是否體驗著寵辱滋味,我們不得而知。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鬧劇上演。當一點點傷風感冒都要風塵仆仆跑到醫科大學找專家,當幾分錢成本的藥賣到幾十上百元,脆弱無助失去信仰的患者、人心,在求生本能的沖動與囊中羞澀的無奈之中,便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養身保健上——投資少,操作簡單,持續見效,何樂而不為。草民們可不愿坐地等死。于是乎,“地瓜博士”一句“吃紅薯保健康”可以讓“洛陽薯貴”、張天師的“綠豆、茄子和苦瓜”也就像“吉祥三寶”大行其道。順便推出葵花寶典:《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多么通俗易懂,方便易行,人們奉為神醫圣典,也就毫不為奇。暢銷400萬冊,恐怕比那幾年柯吹牛先生的《發現黃帝內經》還要厲害。高的是,“吃回去”一般不會吃死人。但會笑死人。
我們不得不佩服湖南衛視發現人才和推廣營銷的科學忽悠手段。幕后推手幾十人,運作團隊功夫深。“悟本堂”仿佛傳教堂,信徒蕓蕓,錢財滾滾。張維修工終于脫貧致富,開起了豪華越野車,戴起了粗大的金項鏈。這和“太醫后人”劉弘章、賣吸塵器的“排毒教父”林光常差不多。但是,當陽光照進現實,芒果臺的《百科全說》也就成了坊間的打胡亂說。這個節目不過是明星制造名牌機器、造神大媒婆而已,依舊走的口水、噴霧路線,但水霧終究制造不出真正的大師,只會蒙死大爺。
其實張天師之流也有真本事。深諳“病從口入”的哲學道理。既然是吃的問題,那就從吃來解決。不能不說人家沒有科學依據哦。好,那我們都踐行科學發展觀。吃啥子好、吃啥子不好呢?關鍵是身體的需要。你知道需要啥子、不需要啥子?如果不清楚,我們還是相信人身就是一個小宇宙,應該是啥子都需要一點點,一個都不能少。因而,我們可以說啥子吃多了都要出事。那么吃啥子好呢,綠色環保就是好。只要沒有污染的食品就是好東西。為什么要排隊聽那幾副顏色胡言亂語賣口水,還花自己500大洋掛個普通號,排到2012。呵呵,既然末日終有一天。不如坦然渡過今天。
從胡萬林、林光常到張悟本,跨越兩個世紀,幾張九陰偽經殘頁,多次惡搞新聞,使我們相信:光環定會悄然失落,神話總要突現江湖,張天師不會是最后一個口水神醫。但愿上當受騙的人少點再少點,理性智商多點再多點,少有這樣的新聞發生,難得耳根清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