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30 01:01:46
反彈得有些契機,該契機要么是本周三的PMI指標過弱,要么是美元連續數日回調,要么就是一些相關人員在預測本月CPI或明年信貸計劃時過于樂觀并成功地使部分投資者相信。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因宏觀面政策不明,周一滬深股市縮量盤整。收盤滬綜指跌0.19%報2866.36點,深綜指漲0.48%報1339.31點,指標權重股依然萎靡,小市值個股依然相對強勢。權重股中保險股是個例外,反映出市場對加息存有一定預期。
市場乏善可陳,交投漸衰,主力、機構、小散戶均在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11月宏觀經濟指標。本周三我國將公布11月PMI制造業指數,該指數或許有部分指導能力,如果該數據強勁,則對大盤為利空,因這預示未來調控政策或更傾向于緊縮。反之,若該指標弱勢,則A股股指可能走得更強一些。11月份我國PMI指標的市場平均預測值是54.8,10月份是54.7,大伙可作個參考。
可能還有個消息對A股股指構成壓力,這就是有關方面進一步提示“國際板”有望推出。當A股有了“國際板”后,人民幣國際化就又向前挪了一步。因此,“國際板”并非圈錢這么簡單,應和我們的國家戰略有關。
大家知道,當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國家被美、日等“刺激通脹”的做法弄得十分困頓,出路之一就是在國際結算或雙方結算中盡量使用非美貨幣,這種情況下哪種非美貨幣的國際化程度越高,在結算時就越易被更多地使用。如果當某種貨幣在國際上被更多的使用時,就意味著能收取一定的“鑄幣稅”。另外,在貨幣有所超發的情況下,不至于過大地引發國內通脹壓力。
“國際板”對A股的建設也大有好處,因這將倒逼監管更加到位,信披更嚴格。當然,中短期內或對A股構成些抽資壓力,這也是難免的??傊?,投資者目前似乎還不必對該消息作出過激反應,因其推出會有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在政策明顯壓制下,過去兩周來國內商品期貨走勢極弱,但昨日因美元稍有回軟而多數上漲。只是A股中有色金屬、煤炭類等品種走勢依然較弱,這可能和有關方面暫緩某些地方上調燃氣等公用事業費上漲有關。
當然歐債危機也壓制近期有色金屬期貨及股票走勢,從目前情況看,該影響顯然仍在,因市場開始擔心除愛爾蘭外歐元區其他國家出現類似的債務危機。不過筆者認為,歐債危機有時看似無解,但隨時可能因某些特殊事件而悄無聲息緩解,因不排除其中有人為因素。許多時候,市場本無太多問題,只是因某些人為因素造成信心不足。
市場信心易變,一方面固然和消息面一些偶然變化相關,另一方面也極可能和國際上一些利益集團相關。大家知道,國際最有名評級公司均來自美國,而前期美國宣布QE2后就碰巧有評級機構調降了歐洲部分國家評級,美元于是免于下跌并返身上漲。很顯然,這些事件在時間上是有點“巧”的。
后市方面,雖然消息面不確定性較多且總體不太有利,但筆者仍認為A股后市還有反彈空間。從形態上看,滬綜指的反彈形態似“不太充分”,因此不排除另一波小幅上攻的K線組合。反彈得有些契機,該契機要么是本周三的PMI指標過弱,要么是美元連續數日回調,要么就是一些相關人員在預測本月CPI或明年信貸計劃時過于樂觀并成功地使部分投資者相信。
反彈的契機如果不同,那么反彈性質當然也不同,如果是上述的最后一種,即過于樂觀造成反彈,則未來股指還會下跌,反之股指在上漲后仍有望維持相對均勢。筆者個人以為,就中期而言,A股橫盤震蕩應為大概率事件。緊縮預期的存在,使得過度看多不可??;因種種內外部因素限制,我國是無法過度緊縮的,而這又使過度看空不可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