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暫停上市概念 三家公司或成“黑馬”
2010-12-18 03:54:00
每經記者 張冬晴
繼暫停上市將近一年半的ST昌河(600372,收盤價36.47元)重組復牌暴漲168.8%之后,地產借殼闖關失敗、暫停上市快半年的*ST白貓(600633,暫停上市)近日又公布了新的重組預案,擬與浙報傳媒控股集團進行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以此實現“麻雀變鳳凰”。
又值年末。對于那些已連續兩年虧損,今年延續虧損狀態、無力回天的上市公司來說,沒有突擊保殼行動就意味著很可能明年被暫停上市。
但是,對于滑向退市邊緣的*ST類個股來說,最后的晚餐究竟是“剩宴”還是“盛宴”呢?
回顧:
近3年20家暫停上市19家恢復上市
比起近兩年多以來持續擴容的新股發行數量,因連續3年虧損而暫停上市的規模要小得多。暫停上市及退市與發行上市公司數量的比例不足0.5%。
據WIND資訊統計,2008年1月1日以來,滬深兩市被暫停上市的公司僅S*ST鑫安(000719,暫停上市)、*ST丹化(000498,暫停上市)和S*ST萬鴻(600681,暫停上市)等20家。
同時,除*ST本實B暫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報告,于2009年12月4日終止上市轉入三板外,近3年沒有一家公司因業績虧損而終止上市。相反,ST昌河、ST三農(000732,收盤價7.23元)、ST廈華 (600870,收盤價5.53元)等19家公司先后恢復上市。
暫停上市類個股蘊藏大牛股
據了解,滬深兩市至今約有76只股票摘牌退市 (包括6家B股與1家IPO成功但停止掛牌的股票),其中大部分并非因業績差導致退市,因此,純屬業績扭虧無望等因素走到退市地步的并不多。
但是,低退市率的背后,是較小的退市風險,甚至隱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近3年恢復上市的19家公司,大部分在恢復上市時或多或少擁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對于許多投資者來說,S*ST天頤、S*ST聚酯、*ST蘭寶等曾經暫停上市甚至滑向退市邊緣的公司,并不十分熟悉,但說起三安光電 (原S*ST天頤,600703,收盤價42.26元)、廣晟有色(原S*ST聚酯,600259,收盤價71.09元)等一批大牛股,就幾乎無人不知了。這足以看出暫停上市類個股所潛藏的市場機會。
早在2007年初,S*ST天頤發布公告稱,預計2006年度虧損,年報披露后暫停上市。但當時的階段性低點1.81元成為了“地板”。
因2004~2006年連續3年虧損,S*ST天頤于2007年5月25日暫停上市。其后,三安光電借殼S*ST天頤上市,即便是2008年7月的低迷行情,恢復上市首日漲幅卻高達156.27%,按照昨日(12月17日)收盤復權價超過100元計算,3年多時間漲幅超過50倍!
與此同時,同日暫停上市的S*ST聚酯被廣晟有色借殼上市以后,也實現了鳳凰涅槃。S*ST聚酯當時股價不過2元左右,但至今復權價格卻高達70多元,此間漲幅超過35倍。
此外,順發恒業(000631,收盤價7.06元)借殼重組的*ST蘭寶實現恢復上市首日漲幅高達1255.26%,廣弘控股(000529,收盤價6.90元)借殼重組的*ST美雅恢復上市首日漲幅也高達836.78%,其他恢復上市的個股也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了市場機會。
現狀:
明年37家個股或暫停退市
目前,距離12月31日的年報截止期不足半月,而滬深兩市的ST板塊共146家公司,尤其是可能連續3年虧損而面臨暫停上市的公司,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是脫帽摘星?還是暫停上市?或是維持現狀?風險與機遇往往并存,雖比普通股票有著更大的退市風險,ST股的投資機會卻不容小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展開了一次全面梳理。
據WIND資訊統計,除*ST國發(600538,收盤價6.00元)、*ST德棉(002072,收盤價8.19元)和*ST岷電(600131,收盤價7.74元)等5家公司暫時無法確定以外,37家公司可能面臨暫停上市。
其中,*ST豫能 (001896,收盤價5.21元)、*ST東碳(600691,前收盤價10.71元,停牌重組)、*ST中華B(200017,收盤價2.61元)、*ST九發(600180,收盤價8.17元)、*ST鈦白 (002145,收盤價7.75元)、*ST中華A(000017,收盤價5.60元)、*ST金城(000820,收盤價4.99元)等公司已經發布業績預告,2010年度可能繼續虧損,確定的是連續三年虧損而被暫停上市。
此外,已經連續兩年虧損,今年三季報仍處于虧損狀態的還有30家公司,可能因續虧存在暫停上市的可能。其中包括*ST山焦(600740,收盤價8.91元)、*ST聯華B(900913,收盤價0.758元)、*ST聯華(600617,收盤價11.45元)、*ST海鳥 (600634,收盤價14.09元)、*ST源發 (600757,前收盤價7.35元,停牌重組)、*ST金化(600722,收盤價7.51元)、*ST寶碩(600155,前收盤價4.23元,停牌重組)、*ST黑化(600179,前收盤價5.20元,停牌重組)、*ST百科(600077,收盤價8.06元)、*ST羅頓(600209,收盤價6.46元)、*ST明科(600091,收盤價6.25元)、*ST中葡(600084,收盤價9.71元)、*ST金花(600080,收盤價7.29元)、*ST合臣 (600490,收盤價14.92元)、*ST建機(600984,收盤價9.07元)、*ST科健(000035,收盤價6.43元)、*ST北人(600860,收盤價7.58元)、*ST國通(600444,收盤價17.28元)、*ST博通(600455,收盤價14.45元)*ST力陽(600885,收盤價8.21元)、*ST威達(000603,收盤價29.68元)、*ST石峴(600462,收盤價5.27元)、*ST高陶(600562,收盤價39.39元)、*ST南化(600301,收盤價8.00元)、*ST天一(000908,收盤價8.25元)、*ST中服(000902,收盤價8.89元)、*ST匯通(000415,前收盤價11.72元)、*ST化工(000818,前收盤價7.93元,停牌重組)、*ST滬科 (600608,收盤價5.53元)、*ST關鋁(000831,收盤價7.42元)。
展望:
暫停上市股成借殼目標
有投行人士表示,由于IPO扎堆導致上市排隊難,借殼上市成為不少企業的另類選擇。但是在借殼過程中,企業往往面臨兩難:股本規模較小,且問題較少的殼公司,重組預期下股價過度炒作導致借殼成本較高;股本規模偏大,且嚴重資不抵債的殼公司,借殼成本較低,卻往往隱蔽性風險較大。
不過,隨著公司的暫停上市,甚至通過破產重整化解上市公司隱蔽性問題,已經成為一些企業尋求上市的理想選擇。
由于股權結構、歷史遺留問題等一系列情況各有不同,有些*ST類公司扭虧無望且看不到明確的重組前景,但即便暫停退市,如果控股股東承諾進行重組或重組預期相對明確的話,這類公司是值得重點關注的。
需要提醒的是,重組是一個多方博弈的過程。如果沒有重組成功,暫停上市類個股就存在長期處于暫停上市的可能,只有借助賣殼重組實現公司質的轉變,才能在恢復上市過程中獲得較好的市場表現,并不意味著暫停上市類個股存在無風險套利機會。
重點個股
結合近3年來恢復上市公司的各種情況,綜合大股東背景、重組預期等多種因素,通過梳理上述可能暫停上市的公司,我們發現3家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ST國通
控股股東:安徽國風集團 (持股23.32%)
公司11月4日公告透露,國風集團將于近期實施清算關閉,因實施清算關閉的具體方案尚未確定,其所持有公司股權的處置方式尚未確定。同時,國風與山東京博控股發展有限公司、山東海韻生態紙業有限公司已經就終止公司股權轉讓初步達成一致。
國風集團清算關閉,將可能引起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變動,由此導致公司業務可能產生變化。
*ST海鳥
控股股東:上海東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1.63%)
公司9月27日公告透露,上海東宏實業擬對公司進行資產重組,但經過與中介機構及相關方進行重組方案的論證以后,認為有關重要事項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無法按時召開董事會并公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重組中止,恢復交易后3個月,內部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實際上,公司的重組預期非常明確。公司7月6日公告曾透露,實際控制人有意在未來12個月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資產重組方案是采用相關資產認購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份。
有投行人士也表示,經營陷入困境而大股東又有重組意向,總股本僅8200多萬股,*ST海鳥是目前市場不多見的殼資源。
*ST天一
控股股東: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持股53.86%)
2009年8月,長城資產公司表示,因公司2008年度虧損、2009年上半年預虧,有意對公司進行資產重組。
此后,今年公司8月30日公告透露,控股股東涉及公司的相關重大事項未獲主管部門同意,導致重組流產,至少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某券商分析師指出,作為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之一,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定位是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商業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ST天一被處置的預期是非常明確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