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02-17 11:21:12
他同時提醒,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目前仍然存在,需保持憂患意識,進一步保護銀行資本金的安全。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15日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一屆年會上表示,中期來看,全球經濟的增長仍然主要依靠亞太地區的增長,但亞洲經濟復蘇的過程中面臨輸入性通脹風險,中國也存在這個問題。他同時提醒,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目前仍然存在,需保持憂患意識,進一步保護銀行資本金的安全。
美國信用風險較大
全球經濟正在復蘇。劉明康表示,美國經濟的復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目前來看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美國巨額財政赤字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信用風險較大;二是美國的負資產仍然達到1/3,房地產行業的負資產仍然較高;三是就業情況還沒有根本好轉,失業率一直在9.6%-10%之間徘徊;四是部分州政府的杠桿率和負債率高。
他認為歐洲同樣面臨一些困難,歐洲主權債務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再加上新的資本協議的執行,對全球的金融業、銀行業、市場都是考驗。總體看來,歐洲必須“加速”改革,包括法律制度、財政稅收、資本市場改革和監管改革。
亞洲面臨輸入性通脹風險
亞洲經濟的恢復則是全面的。截至2010年底,亞洲GDP增長率8.8%,幾乎達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亞洲經濟的恢復體現在包括中國、印度、中國香港、新加坡在內的多個經濟體。劉明康認為,亞洲經濟的強勁復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亞洲企業的高效率,二是亞洲中產階層人口增長迅猛,這部分人群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保證了亞洲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劉明康表示,2010年發達國家的GDP增長率不到2%,中期來看,全球經濟的增長仍然主要依靠亞太地區的增長。
但是他提醒,亞洲經濟復蘇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國際資本大量流入;二是可能出現輸入性通貨膨脹。在中國、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多個新興經濟體都存在上述問題。為了解決通貨膨脹的疊加和資本流入的問題,亞洲地區各政府普遍收緊銀行貸款,宏觀調控政策更加具有前瞻性。
亞洲經濟要繼續保持發展,劉明康認為需要重點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一是亞洲地區各經濟體之間要保持合作和對話;二是有效的基礎設施投資;三是防止新興產業的重復建設及投資泡沫。
地方融資平臺風險仍存
劉明康對去年銀行再融資的時機表示肯定。他說,中國銀監會在銀行業抵御風險能力上有前瞻性的安排,提前做好“以豐補歉”,如果現在再去市場上補充資本金,銀行業的成本可能更高。截至2010年底,我國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超過200%,達218.3%,這在國際上是非常高的。當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等風險目前仍然存在,我們要保持憂患意識,進一步保護銀行資本金的安全。
他同時指出,我國和世界各國都面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目前涉及跨境金融機構的破產、清算的法律仍缺乏一致性;二是“影子銀行”監管;三是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上述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金融危機還會卷土重來。”劉明康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