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5 02:14:35
華僑城A(000069,收盤價14.83元)可謂是近期市場的焦點公司。先是年報業績同比大增78.2%,推出高送轉預案;緊接著公司在3月8日舉行投資者交流會,在會上提出“獨立運營文化演藝業務”的設想。
在上述利好頻出后,華僑城股價連續兩周大漲,昨日(3月14日)再度上漲1.58%,近兩周已累計上漲20.37%。
“這正是華僑城管理層希望看到的結果?!币晃蝗萄芯繂T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0年是華僑城整體上市后的首個完整年度,在總股本擴大的情況下,盡管公司各項業務搞得有聲有色,但市值卻較2009年縮水100億。作為一家央企,市值縮水迅速引起了公司管理層的重視。于是在年報中,公司表示,“深入推進市值管理,持續提升估值水平,努力為全體股東創造豐厚的投資回報?!?/p>整體上市首年 市值縮水100億
以年度加權平均價格計算,2009年整體上市前,華僑城的市值大部分時間維持在520億元左右;2010年則是公司整體上市的首個年度,但該年大部分時間公司市值只維持在420億元左右,相比2009年縮水100億。
盤子變大了,但華僑城市值卻在縮水,這頗讓外界感到疑惑。與此同時,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中國A股市值年度報告》顯示,2010年是中國A股市值平穩增長的一年,A股市值總規模比2009年增長了8.66%?! ?nbsp; 華僑城2010年全年股價的加權均價為13.62元,年度跌幅28.82%,這與公司業績增長明顯不符,華僑城在2010年每個季度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有大幅增長。
國信證券房地產行業研究員區瑞明表示:“2010年年報中,華僑城管理層首次提出了要推進市值管理,提升估值水平,這是一個很強烈的信號,作為一家央企,華僑城管理層有維持公司市值穩定增長的需求?!?/p>
《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在2011年業務發展計劃中,華僑城表示,將深入推進市值管理,全力提升公司估值水平,努力為全體股東創造豐厚的投資回報。
所謂“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建立一種長效組織機制,致力于追求公司價值最大化,為股東創造價值,在公司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設法使公司股票價格服務于公司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事實上,A股上市公司對市值管理一詞并不陌生,萬科A(000002,收盤價8.30元)也曾嘗試設立專門的市值管理部門,但至今為止,沒有一家上市公司能成功推行。
某業內人士表示,華僑城在年報中進行10送5轉3派0.6(含稅)的高送轉;2010年釋放業績,凈利同比大增78.2%;召開投資者交流會,全面展示公司的發展計劃;獨立運作文化演藝業務……,眾多跡象表明,華僑城管理層已經打響了“市值保衛戰”。
估值偏低是業內共識在多重利好的刺激后,華僑城股價在最近兩周累計上漲了20.37%,還一度創下15.2元的年內新高。截至昨日(3月14日)收盤,華僑城股價為14.83元,對應2010年0.98元的每股收益,市盈率僅為15倍左右。華僑城真的被低估了嗎?
華僑城證券事務代表李珂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目標,就是引導市場準確認識公司價值的內涵。”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否在暗示,市場目前并沒有準確認識到華僑城的價值內涵?若將華僑城看成是一家房地產企業,15倍的市盈率仍高于萬科、保利地產(600048,收盤價12.87元)等公司,后兩者目前的動態市盈率只有12倍左右;若將華僑城看成是一家旅游公司,毫無疑問,它是目前估值最低的旅游股。
國元證券研究員沈亮亮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對華僑城的估值應該分開來看,旅游業務產生的收益按照旅游股的平均市盈率估值,地產業務收益仍然按照地產股目前的市盈率估值,兩者相加才能真正體現公司的合理股價。
“但公司給出的數據有限,具體的業務又很難拆分,所以要想精確地對華僑城進行合理價格的估算,并不容易。更何況華僑城的‘旅游+地產’模式運作得非常好,具有協同效應,簡單將兩塊業務估值相加并不準確。”沈亮亮最后表示。
年報顯示,華僑城2009年旅游綜合收入占到總收入的64.43%,房地產收入占總收入的29.67%;而完成整體上市后,2010年華僑城A旅游綜合收入占比下降到54.55%,而房地產收入提升至40.61%。
區瑞明稱,在旅游綜合收入中,純粹的旅游收入如門票等,只占25%,另外75%可能來自旅游景區的配套建設,現在只能簡單測算。按照2011年動態市盈率取旅游股的低值25倍和地產股的10倍計算,華僑城合理價格在21元/股。而廣發證券在報告中也給予公司18元/股的價格。
盡管對于華僑城的合理價格測算存在爭議,但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華僑城估值偏低”是業內的共識。
同步播報演藝業務獨立運作成亮點 3月8日,華僑城舉行了2011年首次投資者交流會,數十家機構和券商到場,其中關于獨立運作文化演藝業務的設想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華僑城管理層在交流會上明確表示,將整合資源,依托主題公園平臺,力爭在演藝產品獨立運營環節上取得突破?!斑@意味著,公司的文化演藝業務有可能獨立上市?!?/p>
一位參加交流會的券商研究員表示,不管從演出發展歷史,還是演出場次及規模,華僑城旗下產品都強于宋城股份(300144,收盤價47.89元)。
對此,華僑城證代李珂暉向記者表示:“公司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擁有19個大型劇場,平均座位數約1000個,全年演出場次約4000場,專業演員達2000余名,居于國內領先水平。公司希望借鑒國內外演藝運作的成功經驗,充分挖掘公司文化旅游產品內在價值。”
對比2010年12月登陸創業板的宋城股份,其旗下的核心產品就是文化演藝節目《宋城千古情》,當時宋城股份以53元/股的價格發行,發行后總市值超過80億。業績快報顯示,宋城股份去年實現凈利潤1.63億元,同比增長87.68%。
業內人士表示,宋城股份成功登陸創業板,或許為華僑城獨立運營演藝業務打開了想象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