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近20年部分重大災難市場影響情況

2011-03-20 10:02:45

日本阪神地震

    時間:1995年1月17日

    地震級數:里氏7.2級

    死亡人數:5466人

    損失金額:1000億美元

    情況概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的神戶市同樣遭到里氏7.2級強震的毀滅性打擊。1995年1月17日,在神戶東南的兵庫縣淡路島,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這次地震造成的損失,除房屋倒塌引起大量傷亡外,最嚴重的是地震火災。死亡人數達到5466人,3萬多人受傷,幾十萬人無家可歸,受災人口達140萬人,被毀壞房屋超過10萬棟,造成的經濟損失總計超過1000億美元。據分析,阪神地震是因為歐亞大陸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相互擠壓碰撞以致地下斷層嚴重錯位造成的,是日本自1923年關東大地震以來人員傷亡最慘重的一次地震。

    影響:日經指數從1995年1月17日的19241點開始一直下行,至1月23日17785點止跌,期間經歷了4個交易日,下跌幅度為7.6%,其后日經指數又在短期內出現較大反彈,最終受大地震對經濟金融面的影響后期繼續下跌,期間著名的巴林銀行也因此受累破產。據美林證券在震后公布數據,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拖累當年日本經濟增長減緩0.4到0.5個百分點。

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災

    時間:1998年6月至9月

    災害級數:百年不遇

    死亡人數:4150人

    損失金額:約2500億元人民幣

    情況概述:1998年長江的洪水和1931年、1954年一樣,都是全流域型的大洪水,但洪水淹沒范圍和因災死亡人數少得多。1998年洪災全國受災面積達2229萬公頃,成災面積1378萬公頃,受災人口2.3億人,倒塌房屋566萬間,各地申報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484億元,受災最重的省區是江西、湖南、湖北。

    影響:洪災發生的3個月內,上證指數從1380點下跌至1000點左右,跌幅超過25%。之后的重建工作卻成為政府啟動內需、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重要契機。在強勁的投資拉動下,我國經濟逐漸走出了通縮,也擺脫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陰影。

中國臺灣“9·21”地震

時間:1999年9月21日凌晨地震級數:里氏7.3級死亡人數:2320余人損失金額:1000億新臺幣情況概述:1999年9月21日凌晨,位于中國臺灣省南投縣集集鎮、車籠埔斷層上,約在日月潭西偏南12.5公里處,震源深約為7.0公里,主震持續102秒。這場里氏規模達7.3級的大地震,造成罕見的重大損失。全倒房屋有26831棟,半倒房屋有24495棟。臺灣有關部門估計,9·21大地震對臺灣造成的損失近1000億元新臺幣。同時,估算所需的重建費用約需540多億元新臺幣。

    影響:地震發生后,臺灣股市暫停交易。直至9月27日復牌交易,臺灣加權指數從9月20日的8016點開始下挫,到9月30日報收于7599點,期間經歷了5個交易日的下跌震蕩,累計下跌幅度為5.2%。其后,指數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反彈后,股指再次回復之前盤整形態。在大盤下跌過程中,出現正收益的個股主要表現為災后重建概念股和大災受益股,比如水泥、鋼鐵、建材等板塊個股均錄得正收益。

“非典”疫情

    時間:2002年11月~2003年6月

    級數:未知

    死亡人數:919人

    損失金額:超過300億美元

    情況概述:發生在2002年未至2003年6月,持續近半年多的“非典”疫情,給亞洲為主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世界衛生組織則估計“非典”迄今已造成全球經濟近300億美元的損失。《華爾街日報》報道說,“非典”的流行,對亞洲經濟造成沉重打擊。該報說,雖然“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已達成百上千億美元,而亞洲的經濟增長也受到威脅,特別是旅游餐飲和貿易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嚴重沖擊”。

    影響:2003年4月上旬,疫情信息公開后,A股上證指數開始下挫,從1600點附近持續跌至11月的1300點,7個月時間里下跌300點,跌幅超過18%。雖然非典疫情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并不大,但卻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部分行業損失嚴重。2003年第二季度GDP增速暫時下降到6.7%(后修訂為7.9%)之后,第三季度很快恢復到9.1%水平。

卡特里娜颶風

    時間:2005年8月23日

    颶風級數:5級

    死亡人數:2000余人

    損失金額:840億美元

    情況概述:2005年8月登陸美國東海岸的卡特里娜颶風,引發的風暴潮在美國墨西哥灣沿海地區附近引發了巨大災難,其中路易斯安那州損失尤為嚴重。該城市防洪系統58處崩潰,全城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都被洪水淹沒,并且持續了幾周。本次災害造成了8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以及2000余人死亡,是美國歷史上造成經濟損失最慘重的熱帶氣旋。

    影響:災害發生當日,卡特里娜颶風導致受災地區的石油工業癱瘓,引發人們對能源危機的擔憂。這場橫掃墨西哥灣沿岸的颶風也席卷了美國股市,當日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下跌50.23點,收于10412.82點,跌幅0.48%,盤中一度下挫11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7.89點,收于2129.76點,跌幅0.37%;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87點,收于1208.41點,跌幅0.32%。石油、航空和保險行業無疑在這場颶風中遭受慘重的財務損失,其他很多行業也已受到影響。旅游行業首當其沖,賭場、酒店和餐飲業遭受了卡特里娜颶風的巨大沖擊。

2004年印尼海嘯

    時間:2004年12月26日

    地震級數:里氏9級

    死亡人數:約30萬人

    損失金額:約140億美元

    情況概述: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北部海域發生大地震,美國地質觀測中心測出為里氏9級,是1900年以來世界第四大地震。地震更是引發高達5米至10多米的海嘯。該次強震引發的海嘯直接吞噬了約30萬人的生命,其中受損最嚴重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其他東南亞國家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影響: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國股市在海嘯發生后幾天出現短暫的小幅下跌,但此后的一周內,印尼股市止跌回升,累計漲幅超過5%。

“5·12”汶川地震

    時間:2008年5月12日

    地震級數:里氏8級

    死亡人數:約69227人

    損失金額:約8452億元

    情況概述: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汶川的512特大地震是我國建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脫地震(8.5級)和2001年昆侖山大地震(8.1級)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這次地震危害極大,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時,已確認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直接經濟損失達8452億元。

    影響:受四川汶川地區發生強烈地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等消息影響,滬深股市在震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雙雙大幅低開,但從全天的市場表現看,市場并未受消息面過度沖擊。當日至收盤,上證綜指報收于3560.24點,下跌1.84%;深證成指收于13074.2點,下跌0.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第三区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