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9 01:34:30
2011年3月,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CPSC)發布一份報告,報告稱,中國產石膏板不會對電器系統元件造成任何短期或長期的安全隱患。
美國媒體曾報道稱,美國沿海高熱潮濕地區一些家庭因使用中國產石膏板,導致屋內的金屬器件特別是空調等電器里的零件變黑或者銹蝕,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CPSC這份名為 《問題干墻相關電器元件腐蝕研究報告》的報告,即是在對當地媒體所指的 “問題石膏板”腐蝕電器元件問題展開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
電器安全不受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CPSC工作人員通過與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委員會的機構間協議,委派了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桑迪亞)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心進行了檢測和研究。上述報告顯示,桑迪亞于2009年4月啟動這項工作,初期曾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受影響房屋中的6個插座進行檢測分析,得出“短期內電器安全不受影響”的結論。在隨后進一步的研究當中,桑迪亞通過模擬艙加速腐蝕試驗,模擬了問題干墻建造房屋中家用電器系統元件40年時間的腐蝕情況。
報告還顯示,CPSC工作人員對已知的火災或故障投訴進行了跟蹤與調查,“未發現任一火災或故障是直接由問題干墻相關腐蝕引起的”。
報告中提到的兩個案例也耐人尋味。一宗投訴稱,“問題干墻腐蝕”導致了屋內的漏電保護插座存有安全隱患,能聽見電弧響聲并看到電光閃爍。然而經過調查發現,上述情形的出現是由于安裝錯誤造成的。
另一個案例中,一居住者投訴稱“問題干墻腐蝕”導致“過去幾周都可以聽到墻內的電弧響聲”,然而CPSC工作人員實地調查時,未在任何電路設備或電線中發現任何電弧和過熱的跡象。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報告強調,“進一步說明電器元件是安全的,足可經受住問題房屋現場真實環境和長期硫化氫模擬環境的考驗”。
不對健康產生影響中美石膏板訴訟風波初起時,還有聲音質疑中國產石膏板影響人體健康。
建材行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在2011年1月,不僅中國有關科研機構證明中國產石膏板無毒,CPSC也公布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產石膏板的產品質量與美國媒體報道的11人死亡事件無關,石膏板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記者了解到,CPSC這份《問題干墻相關電器元件腐蝕研究報告》,是繼2011年1月30日,CPSC官方網站發布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報告,認為石膏板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之后,美方研究機構再次為 “問題石膏板”正名。
事件回放 在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災后,美國大批房屋面臨重建,美國建筑商、建材分銷商按照美國標準從中國進口了部分石膏板。2008年下半年,隨著金融危機逐漸加深,美國部分房屋業主因“次貸危機”面臨房屋被收回的命運。此時,美國媒體開始大量報道稱,美國沿海高熱潮濕地區一些家庭因使用中國產石膏板,屋內出現異味,一些人出現流鼻血、頭疼等癥狀,金屬器件以及空調系統變黑或者銹蝕,不僅損毀了房屋,而且帶來了健康問題。
美國輿論和律師的焦點瞬時被集中在了“中國制造”上,由此引發了美國消費者對中國產石膏板的集中訴訟。與此同時,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委托的科研機構一再發布報告,證實石膏板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沒有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