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7 07:26:16
每經記者 王硯丹
一年之計在于春。4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也是上市公司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個月——短短30天時間,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披露要全部完成。4月,也是行情最關鍵的一個月,歷史上多次變盤均發生在4月份。正因如此,上市公司一季報非常受投資者關注。第一個季度業績良好,往往會被投資者解讀為公司經營開局良好,對市場行情有利。
《每日經濟新聞》在本周末推出一季報專題,對上市公司的一季度業績、機構的動向等進行解讀,并希望借此尋找到一季報下的投資機會。
亮麗的一季報總是令投資者精神振奮,而一季報業績下滑很容易讓投資者對公司喪失信心。
從目前上市公司已經披露的一季度數據來看,今年上市公司開局不錯。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A股市場已有83家公司正式發布了一季報,其中有64家實現了業績同比正增長,占比接近80%。另外有355家公司發布了一季報預告,其中預增183家、略增5家、扭虧28家,報喜的公司合計216家,占比60.85%;預減31家、續虧68家、首虧37家、略減8家,報憂的公司合計139家,占比約39.15%。
但《每日經濟新聞》閱讀上市公司一季報發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季度利潤增幅最大的幾家上市公司,業績爆發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還有待觀察。
業績爆發或因低基數
今年一季度預增榜上,深物業A(000011,收盤價8.80元)、常山股份(000158,收盤價8.03元)、電廣傳媒(000917)雄踞前三位。三家公司的業績爆發,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去年同期極低的基數。
在4月13日發布的業績預告中,深物業表示,一季度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84億元,同比增長9900%,原因是公司開發的“深港1號”項目達到結轉收入條件,符合結轉收入部分均在一季度集中結算,而上年同期僅少量尾盤符合結轉收入條件。2010年一季度,深物業凈利潤還不到300萬元,每股收益只有0.0048元。
常山股份凈利潤增幅目前位列第二。與深物業類似,其去年同期極低的業績基數幫了公司大忙。2010年一季度,常山股份凈利潤僅15.59萬元。而4月15日,公司公告稱,由于公司產品價格同比上漲、毛利率上升,導致主營業務利潤同比大幅提高,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0萬元,同比增長8150%~8200%。
電廣傳媒預計一季度盈利1.97億~2.07億元,同比增長4100%~4300%,暫列兩市第三。公司稱,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有線網絡業務收入、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同時對部分創投項目進行了減持”。
產品漲價成雙刃劍
值得一提的是,產品價格上漲也成為一季度許多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
如 近 期 大 牛 股 安 納 達(002136,收盤價27.76元)在3月15日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表示,“今年以來受成本上升和需求增加共同影響,公司主要產品價格較上年底有所上漲,但1~2月份綜合毛利率較上年未發生較大變化,預計短期內也不會發生重大變化,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00萬~1100萬元。”去年一季度,安納達實現凈利潤436.67萬元,這意味著公司業績同比增幅最多可達152%。
幾家歡喜幾家愁。通脹壓力下,一些公司的主營產品還沒提價,而成本壓力已經顯現。如漳澤電力(000767,收盤價5.74元)和長源電力(000966,收盤價7.03元)兩家電力公司就是典型的通脹受害者。漳澤電力于4月15日發布業績預告,稱一季度公司巨虧約1.76億元,而去年同期公司盈利523萬元,原因之一就是“一季度燃煤價格同比大幅上升使營業成本增加”。長源電力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今年一季度巨虧約2.21億元。
上市券商業績普遍不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券商股。一季度整個A股市場震蕩,交投也較為活躍,但從已經公布的券商一季報數據來看,經營卻不盡如人意。
目前A股市場共有15家上市券商,截至4月15日,宏源證券(000562,收盤價18.80元)、長江證券(000783,收盤價12.71元)、國元證券(000728,收盤價13.36元)、東北證券(000686,收盤價23.08元)公布了一季度業績快報,4家公司業績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東北證券業績下滑最為明顯。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05億元,同比下滑47.80%。公司稱業績下滑的原因為傭金率下降、承銷業務少于同期等。國元證券將業績下滑原因歸咎于傭金大戰。
不過隨著近期市場轉暖,一季報的陰霾并未影響到券商股的走勢,如宏源證券、國元證券4月以來股價已經上漲了約8%。
操作注意
機構調研情況值得關注
每經記者 王硯丹
雖然每年頭3個月是機構調研的淡季,但是從一季報中,投資者們依然能窺視一些機構動向。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后發現,一些今年一季度被機構密集調研的上市公司明顯走牛。
剛剛更名的佛塑科技(000973,收盤價15.49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3月11日、3月17日和3月31日,佛塑科技總部會議室共計接待了12家實地調研機構,談論的主要問題是公司經營狀況、控股子公司金輝高科、緯達光電,參股公司杜邦鴻基公司的產品業務情況等。
佛塑科技二級市場股價在春節后出現了一波快速上漲。1月25日公司股價觸及年內低點12.31元,目前已經觸底回升超過40%。一季報也顯示,公司十大流通股東基本為機構所占據,特別是中國平安旗下有三款保險產品新進入了公司十大流動股東。
曾經在3月17日參加過佛塑科技實地調研的東北證券在一季報點評中指出,“佛塑科技一季報大幅增長來源于傳統業務復蘇,而公司偏光片的新增產能年初剛剛釋放,鋰電隔膜新增產能預計在年中釋放,因此公司是較好的中長期投資標的。”
此外,天山股份(000877,收盤價40.55元)在機構持續調研的過程中,股價走勢也相當不錯。今年一季度受益于水泥價格上漲,天山股份股二級市場股價漲幅約30%。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一季度剛結束,一季報中機構調研動向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機構實地調研后,如果公司股價出現大漲,甚至這些機構本身就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可能暗示公司基本面優良,甚至有著更好的發展前景。
/季報解密/
高送轉背后 資金上演勝利大逃亡
每經記者 張冬晴
送轉年年有,去年特別多。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一季報的陸續出爐,去年年底以來愈演愈烈的高送轉風潮漸行漸遠。
以往,高送轉題材是市場必炒的一大熱點。然而,大量上市公司拋出“送轉秀”的背后,除了搶權、填權行情逐漸淪為浮云、基金夢碎高送轉等詭異現象之外,獲利資金正上演勝利大逃亡。
除權半年沒行情?
據wind資訊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總共有94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分紅預案,其中有301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公積金轉增股本,82家上市公司提出了送股。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分紅預案中,10轉增5股及以上的上市公司多達207家,10轉增10股及以上的多達95家,高于10轉增10股的更是多達7家。高送轉已不再物以稀為貴。
在談到高送轉沒有行情這個話題時,資深市場人士曾先生更是大膽預言:除權半年之內不會有行情。
事實是不是果真如此?
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4月15日,已經有95家上市公司除權除息。從第一批除權的高送轉類上市公司近期市場表現來看,基本上都是維持箱體震蕩的運行格局,與整個市場震蕩上行的運行趨勢格格不入。如
圣農發展(002299,收盤價18.39元)、萊茵置業(000558,收盤價6.23元)、雙塔食品(002481,收盤價31.32元)、精華制藥(002349,收盤價27.21元)和科大訊飛 (002230,收盤價43.66元)等相關公司除權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國盛證券黃鵬表示,過去高送轉較少,具備一定稀缺性,于是成為市場追逐的一大亮點。但是,如今高送轉太普遍,已經沒有任何吸引力。
一季報吐露玄機?
根據一季報披露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從股東人數、人均持股和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數量三個方面對高送轉公司除權后沒有行情的現象展開調查。
首先,記者調查的這類個股,都出現了股東人數暴漲的情況。已披露一季報的江特電機(002176,收盤價21.73元)、精誠銅業、圣農發展、雙塔食品和精華制藥5家公司已經除權,今年一季報與去年年報股東人數相比,分別增加了2.82倍、2.85倍、8.36倍、2.39倍和1.60倍。
其次,盡管高送轉除權直接導致總股本擴張,與股東人數暴增同步的是,人均持股出現了明顯的大幅銳減。上述5家公司中,除了精華制藥人均持股有所上升外,其余4家今年一季報的人均持股數量相比去年年報分別下降了36.4%、29.9%、76.1%和16.3%。
此外,上述5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數量也存在玄機。如江特電機在基金的追捧下,今年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較去年年報也有了明顯增加,按照去年年報10轉8的比例除權后,江特電機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各自的持股數量理應大幅增加,但實際情況卻是“老面孔”籌碼大幅減少,甚至還出現了新老股東更迭的現象。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了上述其他公司中。
需要說明的是,從披露年報分紅預案到除權期間,恰恰是年報與一季報時間節點之間的一個夾縫。由此可見,如果說高送轉只是一個信號彈的話,那么這恰恰促使了上述相關公司老股東的勝利大逃亡。
高送轉或成出貨手段?
盡管去年年底以來的高送轉公司多數沒有出現明顯的搶權、填權行情,但這并不妨礙前期資金兌現。
以2009年年底高送轉行情中涌現出的龍頭品種三安光電(600703,收盤價42.41元)為例,自2009年12月份開始,該公司股價便扶搖直上,至2010年1月20日時股價已達最高78元,而當天公司才主動“交代”,大股東已經向董事會提出10轉10的年報分紅方案。
從2010年2月8日年報正式對外披露10轉10的分紅預案,到2010年3月16日除權前夕,三安光電再次啟動搶權的上漲行情,除權后又迅速掀起一輪漲幅超過50%的填權行情。
然而,股價持續飆升之后,股東人數迅速從2009年年報中的9680人變成了2010年一季報中的34666,總股本僅僅擴大一倍,而股東人數則增長了3.58倍。
更有意思的是,在除權之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三安光電僅出現了一波短暫的填權行情和另一次重大投資事項所激發的小幅上漲,至今仍然處于大的箱體震蕩格局。
黃鵬指出,那些沒有持續成長性的上市公司,如果短期之內股價暴漲,過分透支未來股價,那么長時間橫盤是大概率事件。
對于高送轉的游戲,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個蘋果切開兩半還是一個蘋果。有的公司高送轉后,利潤的增長、主營收入的增長跟不上股本擴張的速度,純粹就是玩數據游戲,這種公司的增長潛力是有限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