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8 01:58:42
5月經濟數據將在6月中旬揭開面紗,受食品價格反季節上揚影響,CPI依舊是一片看漲之聲。
交行金研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受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影響,5月份食用農產品價格開始結束小幅回落的過程,重回小幅上漲;同時,非食品價格仍維持高位,5月份CPI同比漲幅將可能達到5.5%,創出年內新高。
食品繼續拉高CPI食品價格反季節上漲可能會繼續成為拉高CPI的主力,三大部委對于物價的監測都表明了這一點。
國家統計局6月4日公布的5月下旬主要食品價格變動情況顯示,除少數水果、蔬菜外,多數食品價格上升。
商務部發布的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價格數據中,食用農產品價格從月初的微降變為小幅上漲。
而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結果顯示,2011年5月3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定基總指數是186.3,“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是185.5。在整個5月,這兩個價格指數呈現小幅上漲趨勢,從178左右的水平爬升至185以上。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5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在0.3~0.8個百分點。受食品價格推動影響,中金公司認為,5月份CPI同比增速將達到5.4%,可能再次創出本輪通脹新高,且CPI的翹尾因素將拉動6月份CPI同比增速繼續上升,預計6月CPI位于5.7%~5.9%的可能性大。
高盛報告分析指出,5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從4月份的5.3%升至5.5%。預計CPI中的食品類價格同比漲幅將從4月份的11.5%升至12.1%;非食品類價格漲幅將從4月的2.7%微降至2.6%。
但就非食品領域的價格變化,大和資本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持不同意見。他認為,雖然旱情只影響部分農產品價格,但通脹預期很容易因此波動,而廠商的囤貨行為將導致未來價格進一步攀升。預計5月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也將從4月的2.7%攀升至2.9%。
加息呼聲日甚一日盡管加息窗口并未在端午節打開,但多數機構在判斷CPI將繼續高企后,都認為今年第三次加息的靴子遲早將會落下。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央行緊縮政策不會放松,6月央行仍會有可能上調存款準備金率,6月或者7月可能再度加息。他表示,根據歷史經驗,為穩定物價,即便在一輪通脹的末端,央行都有可能祭出加息利器,何況目前國內通脹局勢尚未見明顯好轉。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也預測,由于物價上漲壓力較大,6月央行可能再度加息。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指出,采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做法,是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的。不提高利息就會造成居民儲蓄負利率,進而造成大量的投機因素產生,所以說加息這個步驟無論如何會在第三季度出現。
已經率先公布的中國5月PMI顯示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同時PMI中購進價格指數大幅回調也預示著未來通脹壓力會有所減輕,這成為持不加息觀點者的主要論據。
但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早已經被確定為“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市場人士更傾向的觀點是,在央行的天平上,“穩定物價”更重于“經濟小幅回調”。
中金公司認為,在通脹上升、經濟增速回落的情況下,央行的貨幣調控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由于貨幣政策的取向仍然是 “防通脹”排在“保增長”之前,在通脹上升趨勢沒有扭轉而經濟增速沒有出現超預期回落的情況下,央行在6月份不出臺任何宏觀調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為數不多來自央行的聲音或許也印證著加息周期仍未結束。央行副行長胡曉煉早在4月初就曾表示,從歷史上看,每次貨幣政策從寬松向收緊調整時都會面臨壓力,也要經歷一些痛苦,必然需要調整經營和淘汰落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