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7 01:17:26
鄭眼看盤:內憂外患引發大跌 今日或有短線低點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受外圍市場影響,周四A股早盤大幅低開,其后單邊走低,收盤大跌。最終滬綜指收跌1.52%報2664.28點,創本輪調整新低;深綜指收跌1.88%報1097.17點;B股,中小板、創業板等分類股指均有類似跌幅。
從盤面看,絕大多數板塊殺跌,但稀土、水泥、內蒙古板塊因各自利好表現出抗跌跡象。另外,受國際油價暴跌4.6%影響,航空股也表現得稍好。
大幅低開既和隔夜美股暴跌相關,又和美元暴升1.71%相關,前者預示市場情緒轉壞,后者預示世界資金或正回流美國。美元的大幅升值和歐債危機大幅加劇相關,全球股市俱受沖擊,比如周四恒指跌近400點。
加息預期也是股指壓力之一,近期各路輿論似乎或明或暗地 “慫恿”央行加息。其殷殷之情,躍然紙上,完全掩飾不住。昨A股臨收前半小時,印度央行再度宣布加息,這使得我國暫不加息的做法更顯突出。自去年3月以來,印度已10次加息,和其相比,我國央行的手腕似乎弱得多了。
昨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公布,初步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先行經濟指標由3月的升0.9%放緩至升0.2%。該機構表示,數據與未來幾個月經濟活動增速進一步放緩的趨勢一致。瑞信昨公布的投資者報告顯示,在通脹壓力和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的影響下,中國今明兩年的增速可能低于先前預估。不過,瑞信的基本展望不再預測中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
大盤走勢遠遠弱于筆者預期,反思一下,這可能和筆者低估了管理層的緊縮決心相關。從歷史表現看,管理層似乎特在意“保增長”,所以根本就沒想到這次會這么沉得住氣。目前,許多非壟斷企業的日子其實相當難過,資金空前緊缺,叫苦連天,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的管理層似乎只想壓下通脹,其他的事暫且顧不上了。管理層這樣的做法是無可指責的,因為通脹害處驚人,筆者只是希望政策要有遠見。
昨筆者提出如果股指能上漲一段,將構成三角形,如往下走,會演化成下降楔形。無論哪種情況,短期內漲跌均不會太多。從現實情況看,似乎股指正演化成后一種圖形,這種圖形通常短期內走不遠,所以投資者并沒必要跟風殺跌。
1664點后形成的上升通道約在2680點,通常首度跌破且遠遠離開這條線后,“至少”會對應一次反抽,好一點是再度返身上漲,即構成所謂“空頭陷阱”。當然,指望“空頭陷阱”需要基本面或消息面意外而巨大的轉變,而這在事前是無跡可尋的,除非消息面有許多牽強或刻意人為的利空,或者指標股有許多刻意的打壓。
從昨日情況看,殺跌有內在動能,亦有外部因素,故主力或仍措手不及,所以不排除后市股指繼續反復的機會。
從時間節點看,今日可能會有短線低點,因下周初上調的這部分存款準備金上繳后,股指利空或能出盡,所以倉輕者進行些短線逢低吸納,總體上應該是可行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