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9 09:44:41
從近兩個月基金經理變化情況來看,老基金經理調任或辭職后啟用新人逐漸成為常態;與之同時是基金“增聘潮”,批量為缺乏基金管理經驗的內部員工“鍍金”,被不少業內人士解讀為基金公司應對基金經理匱乏的“權宜之計”。
4~5月34次基金經理變更基金經理變更逐漸成為行業常態,根據民生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披露數據顯示,今年四五月份,包括增聘和更換基金經理在內,共計有34只基金變更基金經理,其中不少新上任基金經理為業內新面孔。
以老基金人事變更為例,數據顯示,4月份國聯安優勢、海富通風格優勢、天弘周期策略、天弘精選等8只基金更換基金經理,新上任韋明亮、高喜陽、魏欣等3人不具備基金管理經驗。
5月份,東吳價值成長、海富通風格和建信優化配置等6只基金更換基金經理,其中新上任管理大成中證紅利的胡琦,以及新上任管理富國天鼎中證紅利的徐幼華不具備擔任公募基金經理的從業經驗。
“比起基金的持續營銷,現在不少基金公司往往更在乎新基金的首發規模,所以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對老基金的冷落,在一些基金經理離職后,經常安排新手或之前的助手接班。”北京某基金研究員分析指出。
與之同時是更為火爆的增聘潮,被不少業內人士解讀為基金公司員工的“鍍金”,依靠與老基金經理同臺合作的機會,一方面可以讓新人在投研上更快地成熟起來,更重要的是,將來獨自執掌基金時,在簡歷中也會增加濃墨重彩的一筆。
數據顯示,四月份,長信量化先鋒、泰達宏利成長、博時精選、信誠優勝精選等11只基金增聘9名基金經理,除泰達宏利增聘的梁輝之外,其余8名增聘基金經理均為新手。五月份,國投瑞銀穩健增長、銀華優勢企業和交銀趨勢優先等9只基金增聘了包括鄧立新、張迎軍、朱紅裕等9名基金經理,除交銀趨勢優先增聘張迎軍外,其余增聘均同樣是業內“新面孔”。
新基金掌門四成為新人雖然考慮到首發情況,從公司層面更愿意給新基金安排資深經理保駕護航,不過隨著人才青黃不接,四五月份成立的新基金中,大約有四成由新手打理。
數據顯示,4月份共有14只基金成立,18名基金經理新上任,其中7位基金經理不具有基金管理經驗。5月份共有25只基金成立,32名基金經理新上任,其中15名基金經理不具有基金管理經驗。
以4月1日成立的華富量子生命力為例,該基金由朱蓓執掌,首募2.93億元,一度創下今年以來最“迷你”新基金記錄。業內人士指出,首募失利與基金經理管理經驗不足不無關系。
從個人履歷來看,這位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僅有三年證券投資研究、保險公司投資的從業經歷。曾擔任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量化投資部助理投資經理,現任華富基金金融工程研究員、產品經理。
與此同時更多基金公司選擇了老人帶新人的管理模式,在新基金經理的位置上安排旗下一名資深基金經理和一名新手共同擔綱。數據顯示,民生加銀內需增長、農銀匯理滬深300、興全綠色投資和國泰納斯達克100等基金均是實行這種安排。
與此同時,從四五月份的新基金資料中可以看到陳俏宇、何江旭和陳東等資深基金經理的名字,也反映出基金公司對新基金口碑塑造上不可謂不下功夫。
據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由于資深基金經理一般同時掌管著其他基金,有的還是基金公司旗下的明星產品,所以不少新基金均是老基金經理掛名,新手進行日常操作。不過“鑒于明星基金經理個人口碑,即使不直接管理還是會相對更多地參與指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