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9 01:19:43
昨日(7月28日)上午8時,“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國務院調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溫州召開。
會議對事故原因作了初步分析,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在會上總結出3個關鍵疑點。他說,“設備質量、人員素質、現場控制等問題,說明鐵路部門的安全基礎還比較薄弱,這些問題反映出鐵路部門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據記者了解,上述“三大疑點”將成為事故調查的關鍵點。同時,調查組將在9月15日之前發布調查報告。
“三大原因”導致追尾28日10時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抵達“7·23”事故現場,并到醫院看望傷者。
溫家寶強調,這起事故能否處理好,關鍵就在于能否讓群眾得到真相。因此,處理的過程應當及時、準確地向群眾發布信息。
昨日上午,被媒體比作“救火隊長”的上海鐵路局新任局長安路生,就“7·23”事故作了初步原因分析。分析稱,“7·23”動車事故的原因是:溫州南站信號設備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遭雷擊發生故障后,本應顯示為紅燈的區間信號機錯誤顯示為綠燈。
據了解,存在設計缺陷的信號設備是由北京全路通信信號設計研究院設計,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
對于鐵路部門存在的問題,安路生表示,在雷擊造成溫州南站信號設備發生故障后,電務值班人員沒有意識到信號可能錯誤顯示,相關調度人員也沒有發出預警,引發追尾事故,安全意識敏感性不強。
“溫州南站值班人員對新設備關鍵部位性能不了解,沒能及時有效發現和處置設備問題,暴露出鐵路部門對職工的教育培訓不到位。”安路生認為,溫州南站對這個設備的使用狀況不了解,導致事故的發生。
調查報告9月中旬發布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組長、國家安監局局長駱琳表示,“7·23”事故原因調查全面展開,調查結果爭取于9月中旬向社會公布。駱琳指出,事故調查工作將全方位、多方面,從各個環節認真細致查找造成事故的原因,用數據和事實說話,對關鍵環節和關鍵問題要進行論證和復核驗算,原原本本、客觀公正地對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進行忠于事實的判斷和論證。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因為技術復雜,這不是很容易能說清楚的,調查會持續較長時間。”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王德學在上述會議上表示,調查組要在9月15日之前形成書面調查報告,已經聘請國內電控供電領域的8名專家參與調查。
“調查處理一定要對人民負責,無論是機械設備問題,還是管理問題,以及生產廠家制造問題,我們都要一追到底。”溫家寶總理強調,對于事故背后隱藏著腐敗問題,將依法處理,毫不手軟。
“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長眠在地下的死者。”溫家寶總理表示,對于中國高速鐵路未來發展,“十二五”有著明確的要求,要進行結構調整,以及發展方向的轉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