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30 23:19:16
2008年A股市場的暴跌,一度重創新生的陽光私募。僅僅3年之后,這一幕在2011年又再度重演,不少私募重蹈2008年的覆轍。今年第三季度以來,市場連創新低,滬指更是一路下跌至2300點關口,數萬億財富灰飛煙滅。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熊市的大氛圍讓很多陽光私募基金也未能幸免,凈值大幅下跌,不少更是到了清盤邊緣,被形容為跌入“冰窖”。
三季度近九成私募產品虧損私募今年的三季報,是自2008年三季度以來最差的一個業績季報。
根據壹私募網對近700只陽光私募產品業績的統計,最近3個月,陽光私募僅有11%的產品為正,89%的產品為負,尤其是剛過去的9月,陽光私募基金平均跌幅為7.11%,創造了最近3年來的第二大單月跌幅。其中,僅有89只產品實現正收益,另外600余只產品出現虧損,而凈值跌幅超過20%的共有20只,凈值跌幅超過10%的也有近200只產品。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基金研究員周之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造成私募遭遇重創的原因有二:一是國內通脹水平未能如大家預期的出現較大幅度回落,依然處于高位,大盤受此影響從7月中陡然下挫,這對于6月積極搶反彈的私募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另一方面3季度歐債、美債危機的惡化使得行情更加復雜化。
周之平認為,一邊是經歷二季度下跌后,出現了低指數、低估值的誘惑,甚至有私募在9月喊出了遍地是黃金的口號;而另一邊又存在著不確定因素的疊加,使得陽光私募對于市場的分歧加大,并導致投資策略也大相徑庭。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三季度,看空成為主流,但滿倉和空倉私募的比例都在增加。
大牌私募也難扛住在這波2008年以來最大的單季度虧損潮中,一些明星私募基金經理也未能撐住,凈值損失相當慘烈。
其中,虧損幅度最大的是蔡明的民森B號。截至9月23日,該產品近3個月凈值下跌29.01%,民森A號同期凈值下跌也達28.23%,位列倒數第三。
另一位明星私募基金經理李馳管理的同威增值1期,截至9月30日的數據顯示,近3個月凈值下跌25.39%。
塔晶系產品也是大幅下跌,塔晶獅王和塔晶獅王2號的凈值分別下跌23.25%和23.6%,累計凈值分別為0.5871元和0.51元,幾近腰斬。
一向抗跌的澤熙系也未能經受住考驗,澤熙4期單季度凈值跌幅為15.03%,其他幾期產品表現也同樣不給力,而從三季報中披露的澤熙系持股來看,整體表現也不理想,分析人士認為,澤熙系的倉位可能過重,從而導致了凈值大幅下滑。
另一只明星產品則是李濤管理的新價值(二)期,當季凈值跌幅達到了21.95%。
不過,最令人失望的當屬高調進入私募行業的趙笑云,他管理的笑看風云1號和笑看風云2號,單季凈值分別下跌10.55%和15.7%。自今年上半年成立以來,兩只產品的凈值都大幅度下跌,截至9月末,凈值已經分別跌至0.7486元和0.8338元。
此外,陳宏超的菁英時代系、李澤剛的和聚系、蔣國云的瀚信系,凈值跌幅也普遍超過10%。
正收益私募各具特點不過,也有一些私募產品在當季取得正收益。這其中,私募元老劉明達的明達系表現十分出色,明達2期和明達3期分別實現15.64%和11.78%的凈值增長,勇奪單季度冠亞軍。證大投資朱南松的證大金龜,則以11.56%的凈值增長排名第三。
此外,石波的尚雅系、股神林園的產品以及朱雀系,在三季度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凈值增長超過5%。
在正收益的私募產品中,《每日經濟新聞》還發現了一向以穩健著稱的星石系以及以短線交易見長的鑫蘭瑞。江暉的星石系產品在當季集體錄得正收益,其中星石22期單季凈值增長2.32%,增幅最小的星石20期,也錄得了0.33%的凈值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正收益的私募產品都有著明確的特點。比如尚雅,一向以精選個股見長,石波也在三季度加大了對成長股的配置,因此能取得正收益;股神林園的特點也非常鮮明,就是重倉貴州茅臺(600519,收盤價205.01元)等價值型公司,而酒類公司在三季度表現出色,給林園的堅持帶來了回報;江暉的特點就是以風險控制見長,凈值增長慢,但是只做絕對回報,客戶往往不用擔心其凈值回落;鑫蘭瑞則是純短線,并設好止損,大部分時間空倉,這也能夠躲避市場的系統性下跌風險。
或預示市場即將反彈但在很多市場人士的眼中,私募的大面積虧損也被看作是市場反彈的信號。
周之平表示,牛市比誰賺錢多,熊市比誰虧錢少。但是如果市場參與者幾乎全軍覆沒的時候,往往也預示著或長或短的反彈即將到來。因此,陽光私募集體淪陷的那些月份,往往也是市場行情最為悲觀、最為慘烈的時期,而物極必反的投資觀也會開始奏效。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8年10月,滬深300指數暴跌25.85%,而陽光私募的平均收益為-15.14%,正收益僅5只,占納入統計的162只產品的3%。當時市場的慘烈與剛剛過去的9月相仿,而隨后大盤開始了長達9個月的反彈。而近3年來跌幅第三的2009年8月之后,市場也迎來了長達4個月的反彈。
此外,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信息是:在陽光私募集體淪陷的月份,往往也是私募經理分歧最大的月份,壹私募網研究中心的過往調研數據顯示,在這些月份里,看空普遍成為主流,但出現極端倉位現象的幾率也在上升,滿倉和空倉比例都有所增加。以2011年1月為例,65%的私募經理看空,35%的看多,但倉位調查中第一次出現了滿倉的樣本,而且占比甚至高達20%!周之平認為,這一信息也預示著市場即將轉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