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1 01:44:11
10月27日、28日,《每日經濟新聞》連續刊發《董事長姐姐“泄密”:圣萊達(002473,收盤價10.92元)挪用募集資金理財》、《承認挪用募資理財 圣萊達前CFO:好心辦錯事》兩文,報道了圣萊達(002473,收盤價10.92元)違規挪用募集資金理財。今日,該公司發公告證實了本報的報道,承認違規一事的確存在。
4月份出現違規,11月份才披露,圣萊達的信披可謂姍姍來遲。另外,公司上市才一年多,目前尚處于保薦機構的持續督導期內;作為督導機構的平安證券既沒有發現公司違規,又沒有規勸其改正,甚至連督促及時信披都免了。對此,兩位保代該作何解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致電平安證券尋求回應,無奈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承認違規使用募資理財圣萊達今日公告,2011年4月初,公司前財務總監與中國銀行寧波市江北支行就“銀行結構性存款”事項進行協商,在未經任何授權的情況下,從上述中國銀行江北支行的募集資金專戶中,分別于2011年4月20日劃出資金1200萬元,于2011年4月21日劃出資金3540萬元,累計8次購買上述銀行推出的21天期和7天期“結構性存款產品”。截至2011年6月13日全部贖回所購買的結構性存款產品為止,共獲得利息收入19.82萬元,比同等存款金額的活期利息多約17萬元。
2011年6月8日,寧波證監局對圣萊達進行例行檢查,發現了圣萊達上述利用募集資金購買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的事項,認定該操作屬利用募集資金進行理財的違規行為,并責令公司整改。至此,公司董事會及董事長層面才知曉有此事,并深刻分析發生此事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前財務總監對募集資金的相關法規學習不夠,且未經任何授權擅自動用募資,購買銀行的短期結構性理財產品。公司立即收回違規款項,存入募集資金賬號,于6月13日注銷理財資金賬號;另一方面對涉及此事件過程的所有人員進行專題學習培訓、以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立即對相應責任人做出嚴厲的處分。
圣萊達的公告無疑證實了 《每日經濟新聞》之前刊發的兩篇報道屬實。
保薦機構督導責任存疑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圣萊達在公告中還將責任推給了中國銀行,指公司約見中國銀行江北支行相關領導,對與其簽訂的三方監管協議及證監會 《關于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的通知》進行重申,指出其在監管上的嚴重疏忽行為,在未征得其他兩方同意的情況下,至使公司前財務總監的操作得以實施;要求其嚴格執行監管協議及證監會通知要求,并承擔由此而產生的后果。
另一方面,圣萊達卻對保薦機構平安證券的責任只字不提。
圣萊達掛牌交易的時間是2010年9月10日,迄今約一年零一個月,目前尚在保薦機構的持續督導期內;公司的保薦機構為平安證券,保薦代表人為李紅星、沈璐璐。4月份,圣萊達挪用募集資金理財,6月份歸還,直到寧波證監局都查出了事實,平安證券似乎仍然不知情。寧波證監局于7月18日向圣萊達下發了《關于對寧波圣萊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監管談話措施的決定》,并于7月21日對公司董事長及全體高管進行了監管談話。平安證券如果知悉,就該督促公司及時進行信息披露,然而這一幕并沒有出現。如此做為,又怎么稱得上勤勉盡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