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9 01:31:4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晟 發自江蘇海安
每經記者 黃晟 發自江蘇海安
本報11月2日以《上柴股份海安項目用地糾紛:村民不滿被搬遷》為題,報道了上柴股份海安項目所在地海安縣城東鎮葛家橋村6組村民在未見到任何搬遷手續的前提下搬遷,上柴股份用地涉嫌以租代征。次日晚間,上柴股份發出澄清公告稱:上柴海安項目一期用地101.04畝土已取得海安縣國土資源局頒發的土地使用證書,不存在以租代征情況。
公告一出,反令人感覺撲朔迷離。事實究竟如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次前往海安縣調查。
現場:被圈土地遠超100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次來到海安縣城東鎮葛家橋村6組動力大道,看見大道右側被柵欄圍起的數百畝土地上,幾十名工人正緊張施工。施工牌上顯示,施工方為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施工地入口旁右側,是為服務上柴股份及施工方搭建的十幾間臨時辦公房。在標注著“項目經理”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4個月前已到此做施工前準備工作,正式施工已近兩個月。
“你看到的圈起來的地都是上柴股份的用地,也都是我們進行工程基建的范圍。一期工程圈起來足有500~600畝,那邊村組還在做搬遷動員工作,也將是上柴股份的用地,應該是二期工程。”該工作人員說。
從施工地經過的葛家橋村村民許老漢對記者說,被圈起的地曾是優質蠶桑田和村民宅基地:“一期工程至少500畝,如果說只有100畝左右,講這話的人肯定沒有常識。”“500畝左右是肯定的,100畝和600畝左右還是可以簡單分辨出來的!”在工地上施工的陳師傅稱。
在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網站上,新聞顯示,2011年8月18日,公司與上柴動力海安有限公司簽訂鑄造項目總承包合同。該項目全部為新建項目,設計綱領年產各類發動機機體/缸蓋類鑄件9萬噸,共分為兩期工程。
被質疑的澄清公告
上柴股份于11月3日發布的澄清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2011年度第一次臨時會議審議批準的易地建立鑄造公司項目由上柴動力海安有限公司負責按項目批文分期組織實施(以下簡稱上柴海安項目)。有關項目已經江蘇省海安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海發改投資[2011]386號批準項目備案。上柴海安項目一期用地101.04畝土地已取得海安縣國土資源局頒發的蘇海國用(2011)第X801264號土地使用證書,上述土地用地手續齊備。上述土地相關掛牌出讓公告和出讓合同,詳見江蘇省土地市場網。
但根據上述網址,記者查詢到的是只注明位于海安縣城東鎮葛家橋村的兩塊地,均為50多畝,于2011年9月16日獲得審批。而在獲批之前,基建早已開始。村民的搬遷工作也是今年年初便開始落實了。
相關部門:邊建邊批全國皆如是
如果101.04畝土地的確屬上柴股份的用地,那么目前進行基建的約500畝土地的用地手續是否具備?已具備手續的土地在尚未取得合法土地手續之前基建就開始,上柴股份是否涉嫌邊建邊批?
海安縣發改委辦公室主任邰生根表示,上柴股份這么大的項目立項肯定已經做了,但立項里只是同意項目的建設等情況,不會有具體的建設面積占地等詳細數字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希望申請信息公開,看到上柴股份的書面立項審批情況。邰生根以領導外出開會為由予以拒絕。
對于上柴股份的澄清公告,邰生根表示,據他所知,目前有獲批手續的土地也就100畝左右,其他在建工程也屬于上柴股份,但手續尚在完善,在基層,邊建邊批的情況是普遍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了海安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蘇建華。蘇建華表示:目前上柴在進行基建的土地101.4畝是合法面積,也是目前上柴股份海安項目一期重點項目所在地。其他被圈起尚未完全開建的土地是縣里給上柴股份的預留地,是規劃中的項目用地,在手續完善后應該是留給上柴股份海安項目二期工程使用。
“上柴股份用地不可能完全手續到位,目前土地供給這么嚴,我們只能邊建邊批,上級追問起來,我們可以解釋為有手續的是項目用地,沒有手續的是進行土地整理的,規劃中的項目使用地。”海安縣城東鎮一位副鎮長表示,“(如果)完全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要求來規范化,我們地方根本發展不起來,邊建邊批是發展中的常態,這不是海安縣的個例,全國都這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