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政府補貼名目繁多 上市公司何時斷奶

證券日報 2011-11-29 13:40:24

政府補貼的隨意性、及時性也是A股市場中“不死鳥”現象的“元兇”之一。

    臨近年末,上市公司沖刺全年業績,政府各種名目的補貼紛紛登場。

    根據《證券日報》統計,2011年尚未結束,已經有90家上市公司公告,收到各種形式的政府財政補貼,所涉款項39億元。

    A股上市公司取得政府補貼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林林總總有上百項之多,令人眼花繚亂,僅技術一類,就有科研補貼和貼息、高新技術項目補貼、產業振興和技改專項資金、高新技術國家補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補貼……

    政府補貼之風愈演愈烈,目前,政府補助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上市公司業績的中流砥柱,在上市公司“吃補”成為普遍現象的同時,一些上市公司已經開始拄著財政補貼的拐杖,將補助當成了“主食”。前三季度,不少中小企業凈利潤50%以上來自于政府補助,更有甚者,各種名目的補助占到了利潤的90%以上。

    更多的上市公司,取得政府補貼是為了保殼,或者是為了扭轉上市公司難看的財務報表。甚至來說,有些上市公司通過財政補貼進一步在資本市場圈錢,表面上光鮮亮麗的財報為公司此后或賣殼或增發埋下伏筆,上演一出又一出注資、購買、儲備的游戲。

    地方政府耗費大量資金年年保殼,越來越多地方政府部門像是上市公司的股東或者是投行,他們掌握著上市公司資源,做大做強的口號成為不斷利用財政資金補貼上市公司的借口。

    然而,行政性的補貼是低效的,在資本市場中,政府補貼本應該鼓勵優勝劣汰,鼓勵優秀的上市公司保護投資者利益,但是統計數據卻顯示,那些被保護的,更多的是ST類瀕臨破產或者業績下滑明顯的上市公司。

    政府補貼的隨意性、及時性也是A股市場中“不死鳥”現象的“元兇”之一。

    在ST類公司中,“逢死必補”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以2010年為例,67家ST公司平均收到的紅包高達3000多萬元。

    正是由于ST公司不斷接受政府補血,始終未能“斷奶”,四年多來,A股公司無一家上市公司退市,在政府多方庇護下,形成了資本市場罕見的“不死鳥”現象。

    我們不禁想要知道,如果政府“斷奶”,有多少ST公司不得不退出市場?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

責編 盧祥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美综合a一区久久 | 亚洲精品福利午夜高清 | 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亚洲片在线观看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