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1-04 11:09:21
專家點評阿里欲收雅虎。創新工場CEO李開復:雅虎的核心業務遇到嚴重發展問題,幾乎沒有公司想要雅虎的核心業務。
隆文互動營銷研究院院長于明:
作為曾經最大的網站和世界上最早的門戶網站,雅虎其實擁有著豐厚的底蘊與無盡的財富。這個底蘊是積累數十年的品牌,美國雅虎與日本雅虎的影響力,以及雅虎旗下各個公司的股份,諸如阿里巴巴的股份。
但是雅虎很難自救,內部力量再大也無法突破雅虎下滑的囚籠,雅虎頻繁的更換CEO也無濟于事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雅虎需要外力,需要從外面打破枷鎖,塑造一個新雅虎。而雅虎自身的品牌、底蘊與資源也能得到重組、利用與發揮。
而對于收購公司來說,大家各有目的,雅虎身上可圈可點的亮點還是非常多的,就看如何發揮。微軟可以借助雅虎來更加契合互聯網,谷歌則可借助雅虎壯大搜索,阿里則想掌控自身。雅虎對雅虎股東是奇貨可居,而對其他公司來說,則是一個等待開發的寶藏。
悠哉旅游網CEO李代山:
借助收購,雅虎才能夠得到重組與新生,并有可能打造一個全新的雅虎世界。如同曾經的蘋果一般,內部如何改革也無法停止退步,但是借助了外力,接收了從外而回的喬布斯后,打造了如今如日中天的蘋果帝國。雅虎的光榮歷史不亞于蘋果,雅虎也異常需要外力,這個外力可能是喬布斯這樣的人物,或者是皮克斯這樣的公司。
在谷歌、微軟、阿里巴巴等意向收購雅虎的公司中,阿里巴巴不是最大的,也肯定不是出錢最高的,但一定是最花費心思以及最迫切的。從迫切方面講,阿里巴巴希望拿回自己的掌控權,那么多股份掌握在外人手里多少有些寢食難安;從心思方面講,阿里巴巴從各個方面去爭取收購雅虎以及其阿里股份,包括聯合日本軟銀,游說美國白宮前辦公室主任等等。阿里此舉其實也是一舉雙得。即使阿里收購方案取得雅虎股東的認可,但是政治方面仍然可能存在阻力,通過美國政府的關系,既增加了收購成功的砝碼,又減少了政治阻力。
無論如何,阿里如果能收購雅虎或者雅虎手中的阿里股份,則有可能創造繼聯想收購IBM之后的另一宗大型收購案,屆時將對中國互聯網產生深遠影響。收購雅虎,是阿里最好的選擇,也是中國互聯網最好的期待。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
雅虎被出售瓜分的可能極大,雅虎的解體價值(阿里巴巴股份+雅虎日本股份+現金+核心業務)超過它的市價,雅虎甚至對外都承認正在評估多種可能。但是,雅虎的核心業務遇到嚴重發展問題,幾乎沒有公司想要雅虎的核心業務。
騰訊副總裁吳軍:
從2007年起,雅虎好的工程師開始流失,一流的工程師已經離開雅虎。二流工程師在微軟收購雅虎失敗后基本也離開了。到2009年,還在雅虎工作的工程師幾乎都是去Google面試兩三次而未被錄取的。今天雅虎人的水平在美國同類公司中只能算二流半到三流。
博客中國網創始人、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
馬云會堅決地收購,馬云顯然不愿看到阿里巴巴的命運還繼續被雅虎掌握。他更不愿看到,阿里巴巴將來又落到微軟或者其他私募資本的手里。
雅虎中國前任總裁謝文:
阿里巴巴必須重視“性價比”問題。無論最后誰成功入局雅虎,阿里巴巴都必然要處理阿里巴巴股權贖回一事,這將是個復雜的過程。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
雅虎最失敗的就在于它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媒體公司,所以它一直靠賣廣告賺錢。但它其實和谷歌一樣是個互聯網高科技公司,它們應該賣軟件賣服務,它們自己的定位就跑偏了。
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
當初阿里雅虎聯姻,被看作是互聯網企業跨國并購的經典范例,而如今處于利益爭端漩渦中的阿里巴巴和雅虎,嘗盡了“后蜜月期”的悲苦和無奈,如同兩只傷了元氣的猛虎。當現代企業處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格局中時,和氣生財、合作共贏也許更為重要。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
雅虎陷入今天的困境,與楊致遠的性格弱點密不可分,最初,Google創始人曾找到雅虎出售技術,但遭到拒絕;在Google遭遇危機時,雅虎又錯過了收購機會。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雅虎是一家缺乏遠見的公司。后來跟Google爭奪YouTube時,雅虎因為猶豫不決而敗下陣來;Facebook又被微軟以2.4億美元的價格(只占1.6%股權)將估值抬高,不可能收購。無論精神領袖楊致遠還是前CEO塞梅爾,他們都是不錯的人,但并非天才,缺乏真正領袖需要的氣質。在面對Google、微軟的競爭時,他們手足無措,沒有方向感。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