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30 01:11:12
而對于銀行股的潛力,王亞偉則明確看空,他指出,銀行業整體的盈利增長已脫離實體經濟的支撐。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記者 李娜
千呼萬喚始出來!
雖然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今年的業績并不太理想,但“王亞偉”對于市場依然有相當的影響力。
今日,隨著華夏策略和華夏大盤2011年年報的公布,王亞偉去年末壓箱底的106只全新重倉股也隨之清晰的呈現在了我們面前。相比去年中報,兩只基金收縮戰線,持股數量均有減少。大幅減持創業板個股,大舉增持交通運輸、倉儲業個股,之前個性十足的王亞偉似乎開始變得“中規中矩”。
萬科A、招商地產遭遇清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仔細研讀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2011年的半年報發現,王亞偉持股的數量相比之前明顯增加,這或許是其有“避險”的考慮。而隨著2011年兩大基金的年報披露,旗下個股的數量也出現了明顯下降。
其中華夏大盤的重倉股從2011年中期的117只減少到了年末的95只,而華夏策略的重倉股則從95只減少了82只。由于不少個股都是兩只基金共同持有,因此截至去年年末,王亞偉壓箱底的重倉股數量共計106只。
《每日經濟新聞》統計發現,創業板個股成為了王亞偉旗下兩只基金減持的重災區,去年中期兩只基金合計持有的創業板個股有多達22只,而到去年年末,這一數字已降低到了13只。
此外,對于備受市場爭議的房地產板塊,王亞偉的持股比例略有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地產板塊中的兩大巨頭——萬科A和招商地產,均被兩只基金全部清倉。
從增加比例最大的板塊來看,交通運輸、倉儲業的增持比例最大,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從去年中期的零持倉,分別增加到了6.88%和6.30%的配置。在兩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也新進南風股份、珠海中富和中石化三只個股。
看空銀行股
1月底,在華夏大盤的2011年4季報中,對于2012年的觀點,王亞偉似乎相當謹慎。他認為,經過前期調整,部分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逐步顯現,但市場信心的恢復仍需要較長時間。
時隔2個月之后,在2011年的年報中,王亞偉對于2012年的總體行情雖然并不悲觀,但似乎也難以樂觀,他認為,2012年股市仍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國際政治局勢的演化、歐債危機能否化解、房地產政策如何調整以及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都將對A股市場的運行產生重大影響。
對于資本市場的未來總體發展趨勢,他認為經過2011年的下跌,股市系統性風險釋放較為充分,股價結構趨于合理。但綜合而言,未來股市的風險和收益預期都趨于下降。
面對王亞偉大幅減持的創業板個股,他表示創業板整體擠泡沫的過程尚未結束,但部分優質成長股的投資價值逐漸顯現,為“自下而上”優選個股提供了機會。
而對于銀行股的潛力,王亞偉則明確看空,他指出,銀行股的低估值短期來看仍具吸引力,但銀行業整體的盈利增長已脫離實體經濟的支撐,未來盈利能力的下滑和資產質量的惡化難以避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