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破銀行壟斷 溫州金融綜合改革是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12-04-05 01:27:13

打破銀行壟斷,溫州民間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是個機會,可以嘗試開放專門面向小微企業的小微金融,從而進行大規模的金融改革。

在承擔了剝離壞賬、注資、上市的代價后,中國的銀行業并沒有迎來市場化的春天。銀行表面上的競爭掩蓋了實質性的壟斷、與競爭能力的薄弱。

銀行業競爭很激烈,但基本屬于同質化競爭。基層銀行拉存款、拉客戶,競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但白熱化的競爭沒有帶來市場化,銀行產品同質化嚴重——宏觀調控放松之時,銀行一窩蜂地拉大客戶,無論國企民企,宏觀調控收緊之時,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成為各家銀行緊盯不放的唐僧肉。在金融創新產品同質化嚴重,一個銀行的高收益產品可以在一個月內出現各種山寨版本,如房地產市場興旺時的氣球貸傳遍全國。

銀行的利潤實際上來自于政策的呵護——主要來自于存貸差,導致中國利率市場化無法落到實處,一旦實行利率市場化,所謂高利潤來自市場化的論調就會成為皇帝的新裝。

根據萬得資訊的數據,2011年前三季度,四大國有銀行利息凈收入占總營收的75.7%,其他股份制銀行利息凈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則超過90%。同期16家上市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到3204億元,同比增長44.5%,增速明顯超過利息凈收入。壟斷收益、風險溢價、資金緊張溢價糾纏在一起,對近幾年的民間融資泛濫有不可推卸之責。

我國目前的利率市場化方式,表現在存款利率有上限,貸款利率有下限,實質是給銀行提供安全區間,給了銀行一個金色降落傘。這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是對融資進行風險定價。對于風險較高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相對較高;而對于風險較低的企業,風險溢價也就相對較低;面對國有大型項目,則會提供平價貸款,因為銀行相信國有大型企業,以及這些企業背后的托盤之手。2011年,銀行議價能力大幅提升,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了20%~50%。

在資金數量受到調控大幅波動的時候,資金緊張時資金本身存在溢價,以錢生錢成為最流行的投資游戲。資金溢價加上風險溢價所形成的暴利,表現在各個方面:銀行壟斷資金話語權增加,利率上浮幅度較大,有些因為貸款中的霸王條款,表現在咨詢費等中間業務收入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對利率的管制純屬無的放矢。銀行通過貼息存款變相提高存款利率,通過票據等方式變相提高貸款利率,整個社會的風險溢價都在提升。既然管制無法起到作用,為什么非要管制不可?原因如何志成先生所說,向銀行與某些企業實行定向的優惠利率。比如保證銀行可以獲得一定利差,同時保證重點企業與項目獲得低利率授信。歸根到底,是保證民間資金通過銀行渠道廉價地進入政府與銀行心目中的高信用行業、重要行業。

如此一來,形成悖論,不推利率市場化則政府主導信用定價,造成了更嚴重的資源錯配,中國的信用體系就無法建成,由此信用評級、信用定價機制也就形同虛設。中國未來的利率市場化推進也就更加困難。

通過銀行上市,原本希望建成各具特點、競爭力不同的銀行,但統一的利潤來源卻將所有的銀行整齊劃一,資金緊張時所有銀行獲得高額利潤,資金寬松時銀行利潤隨之下降,盈的時候一起盈,虧的時候一起虧。原本希望放養一群土狼,沒想到收獲了一群溫室里的肥豬。城商行上市,激勵機制同樣沒變,這種模式離市場化何止十萬八千里。

建立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直接融資渠道是擴大競爭的一個方面,目前在溫州進行金融綜合改革試點,鼓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另一方面則是適時擴大利率浮動區間。

不趁民間金融規范化之時,放大民間借貸利率波動率,同時適當放寬銀行存款利率上限與貸款利率下限,中國地下灰色金融就永無禁止之日,銀行基于風險定價的市場化就不可能向前推進,哪怕只是一小步。

溫州民間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是個機會,可以嘗試開放專門面向小微企業的小微金融,從而進行大規模的金融改革。此時不改,更待何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欧美永久中文字幕视频 |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日本一久道中文字幕在线 | 欧美精品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大秀在线播放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