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4-27 16:56:45
2011年我國農民工數量繼續增長,總量達25278萬人。農民工年齡結構的變化說明“無限供給”狀況在改變。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天(4月27日)發布《2011年我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2011年我國農民工數量繼續增長,總量達25278萬人。
報告稱,據抽樣調查結果推算,201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5278萬人,比上年增加1055萬人,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863萬人,增加528萬人,增長3.4%。住戶中外出農民工12584萬人,比上年增加320萬人,增長2.6%;舉家外出農民工3279萬人,增加208萬人,增長6.8%。本地農民工9415萬人,增加527萬人,增長5.9%。
分省看,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這4個省吸納的農民工占到全國農民工總數的近一半。值得一提的是,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比重繼續下降。
據報告披露,在長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為5828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增長0.3%,在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為5072萬人,比上年增加7.4萬人,增長0.1%,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增加數量和增幅均明顯低于上年水平。
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分別占全國農民工的23.1%和20.1%,分別比上年下降0.9和0.8個百分點。報告解釋說,隨著中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東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工資水平趨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對農民工的就業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農民工以男性為主,年長農民工比重逐年增加,分性別看,男性農民工占65.9%,女性占34.1%;分年齡段看,農民工以青壯年為主,16-20歲占6.3%,21-30歲占32.7%,31-40歲占22.7%,41-50歲占24.0%,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14.3%。
調查資料顯示,4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2011年的38.3%,三年中農民工平均年齡也由34歲上升到36歲。
報告說,盡管每年農村新增勞動力主要會加入到農民工的行列中,但農民工年齡結構的變化,也說明農民工的“無限供給”狀況在改變。
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用廉價勞動力推動經濟增長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了,從經濟增長理論來說,當勞動力是有限和短缺的時候,僅僅靠繼續投入資本,生產者會遇到報酬遞減的現象,不會得到相應的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他認為,目前從沿海地區轉入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可以提高當地勞動力的水平,并把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延續下去,從而再為中國贏得十年的時間。
報告也稱,已婚、年紀較大的農民工更傾向于就近就地轉移,大齡農民工不僅外出缺少競爭力,而且需要照顧家庭,這使得他們的外出積極性減弱。
外出農民工收入增幅要快于我國人均工資增幅,2011年,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比上年增加359元,增長21.2%。分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2053元,比上年增加357元,增長21.0%;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2006元,比上年增加374元,增長22.9%;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1990元,比上年增加347元,增長21.1%。
報告分析說,近兩年外出農民工的收入增速加快,中、西部地區的增幅高于東部地區,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收入差距縮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