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資金監測

每經網首頁 > 資金監測 > 正文

華夏基金估值生變 5新股東高位接盤

2012-05-02 01:07:2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擁有王亞偉的華夏基金,和沒有公募“一哥”的華夏基金,股權價值是否相同?

華夏基金現有的管理和投研水平,若因總經理范勇宏的離開,而產生進一步的變動,華夏基金的股權價值是否不變?

——毫無疑問,答案是否定的。

接盤華夏基金股權的五家機構在還未來得及真正享受到這份稀缺資產所帶來的回報之時,就已先面臨公司管理層生變所帶來的震蕩。

股權拍賣的賣方市場

去年11月,華夏基金51%股權轉讓塵埃落定。四家內資企業和一家外資機構分享了這餐“盛宴”,南方工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取得11%股權,山東省農村經濟開發投資公司、加拿大鮑爾集團(PCC)、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海豐國際航運集團分別購入10%股權。此次業內多有傳聞的數家曾接觸過華夏基金以及中信證券的熱門機構均未入圍。

華夏基金去年剛塵埃落定的股權轉讓,除了耗時彌久之外,五家接盤機構的確定亦一波三折。股份切割為細微五份,對接盤方資格要求規定細致至苛刻,一切都顯示著,這是毫無疑問的賣方市場。

從5月發布資產出售公告并掛牌到11月最終實施股權轉讓,在耗時半年的實質性股權轉讓的過程中,關于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和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王亞偉的離職傳聞便如暗流涌動。

一個是一手帶領華夏基金成長的掌舵人,一個是塑造了華夏基金業績神話的基金經理,兩人在華夏基金價值中所占的比重是一道難以衡量之題。

即便如此,買方亦爭先恐后,最終“皆大歡喜”以83.44億元對價換得51%股權,相對于此前中信證券給出的資產評估價值75.63億元溢價了10%。而擁有公募“一哥”的華夏基金,毫無疑問是股權接盤方眼中的香餑餑。

公司估值或下降

按照中信證券轉讓股權時的協議,去年轉讓的華夏51%股權的接盤股東,在今年才真正開始享受華夏基金權益價值增長部分。雖然今年華夏基金終得以發行新產品,但新股東卻要承受公司管理以及投研變動的雙重風險。而華夏,乃至王亞偉金字招牌帶來的股權溢價,因此無疑也將受到折損。

雖然目前無法知道當時接盤機構是否對于王亞偉或范勇宏離職的風險進行詳細評估,不過在中信證券披露的第三方資產評估報告摘要中,這一點并未有所體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評估報告中看到,評估機構基于華夏基金近3年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預測華夏基金2011年度至2014年度,利潤總額增長率分別為22.1%、17.43%、15.76%、15.15%;同時基于目前華夏基金現有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預測華夏基金從2010年之后4年營業收入與利潤分別達到16.31%和17.58%的年化增長率。

根據資產評估報告,華夏基金100%股權在評估基準日2010年12月31日采用收益法評估后的價值為148.3億元,這也成為華夏基金股權最終定價基礎。

而評估報告同時披露,彼時華夏基金賬面總資產31.89億元,總負債6.93億元,凈資產24.96億元。采用收益法評估后的凈資產較其實際凈資產增值123.34億元,增值率494.20%。

不過經歷了2011年基金市場的縮水,如今來看,該評估結果似乎過于樂觀了。

在2011年,華夏基金規模持續大幅縮水,該年度營業收入28.4億元,同比下滑17%,凈利潤6.67億元,同比大幅減少34%。這與評估機構預測的2011年華夏基金公司利潤總額增幅為22.1%大相徑庭。而這也是華夏基金再次出現“雙降”。

深圳某基金公司的基金人士對記者坦言:“如果王亞偉離職,對于對其有知遇之恩的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離職的可能性也增大。范勇宏團隊一手打造現在的華夏基金,內部核心人員或許也將會有流失。”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江賽春則是明確表示:“如果王亞偉離職意味著華夏還有其他高層級的變動,以致影響到長期穩定的核心團隊,那么華夏就可能經歷成立十多年來影響最大的一次人事變動,對公司會有潛在的重大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如此看來,華夏基金的估值會有所下降。更為重要的是,在今年華夏基金管理層震蕩已露端倪之際,在股權評估中涉及的評估基礎,如今已經變成大大的未知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徐皓發自上海 擁有王亞偉的華夏基金,和沒有公募“一哥”的華夏基金,股權價值是否相同? 華夏基金現有的管理和投研水平,若因總經理范勇宏的離開,而產生進一步的變動,華夏基金的股權價值是否不變? ——毫無疑問,答案是否定的。 接盤華夏基金股權的五家機構在還未來得及真正享受到這份稀缺資產所帶來的回報之時,就已先面臨公司管理層生變所帶來的震蕩。 股權拍賣的賣方市場 去年11月,華夏基金51%股權轉讓塵埃落定。四家內資企業和一家外資機構分享了這餐“盛宴”,南方工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取得11%股權,山東省農村經濟開發投資公司、加拿大鮑爾集團(PCC)、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海豐國際航運集團分別購入10%股權。此次業內多有傳聞的數家曾接觸過華夏基金以及中信證券的熱門機構均未入圍。 華夏基金去年剛塵埃落定的股權轉讓,除了耗時彌久之外,五家接盤機構的確定亦一波三折。股份切割為細微五份,對接盤方資格要求規定細致至苛刻,一切都顯示著,這是毫無疑問的賣方市場。 從5月發布資產出售公告并掛牌到11月最終實施股權轉讓,在耗時半年的實質性股權轉讓的過程中,關于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和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王亞偉的離職傳聞便如暗流涌動。 一個是一手帶領華夏基金成長的掌舵人,一個是塑造了華夏基金業績神話的基金經理,兩人在華夏基金價值中所占的比重是一道難以衡量之題。 即便如此,買方亦爭先恐后,最終“皆大歡喜”以83.44億元對價換得51%股權,相對于此前中信證券給出的資產評估價值75.63億元溢價了10%。而擁有公募“一哥”的華夏基金,毫無疑問是股權接盤方眼中的香餑餑。 公司估值或下降 按照中信證券轉讓股權時的協議,去年轉讓的華夏51%股權的接盤股東,在今年才真正開始享受華夏基金權益價值增長部分。雖然今年華夏基金終得以發行新產品,但新股東卻要承受公司管理以及投研變動的雙重風險。而華夏,乃至王亞偉金字招牌帶來的股權溢價,因此無疑也將受到折損。 雖然目前無法知道當時接盤機構是否對于王亞偉或范勇宏離職的風險進行詳細評估,不過在中信證券披露的第三方資產評估報告摘要中,這一點并未有所體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評估報告中看到,評估機構基于華夏基金近3年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預測華夏基金2011年度至2014年度,利潤總額增長率分別為22.1%、17.43%、15.76%、15.15%;同時基于目前華夏基金現有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預測華夏基金從2010年之后4年營業收入與利潤分別達到16.31%和17.58%的年化增長率。 根據資產評估報告,華夏基金100%股權在評估基準日2010年12月31日采用收益法評估后的價值為148.3億元,這也成為華夏基金股權最終定價基礎。 而評估報告同時披露,彼時華夏基金賬面總資產31.89億元,總負債6.93億元,凈資產24.96億元。采用收益法評估后的凈資產較其實際凈資產增值123.34億元,增值率494.20%。 不過經歷了2011年基金市場的縮水,如今來看,該評估結果似乎過于樂觀了。 在2011年,華夏基金規模持續大幅縮水,該年度營業收入28.4億元,同比下滑17%,凈利潤6.67億元,同比大幅減少34%。這與評估機構預測的2011年華夏基金公司利潤總額增幅為22.1%大相徑庭。而這也是華夏基金再次出現“雙降”。 深圳某基金公司的基金人士對記者坦言:“如果王亞偉離職,對于對其有知遇之恩的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離職的可能性也增大。范勇宏團隊一手打造現在的華夏基金,內部核心人員或許也將會有流失。”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江賽春則是明確表示:“如果王亞偉離職意味著華夏還有其他高層級的變動,以致影響到長期穩定的核心團隊,那么華夏就可能經歷成立十多年來影響最大的一次人事變動,對公司會有潛在的重大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如此看來,華夏基金的估值會有所下降。更為重要的是,在今年華夏基金管理層震蕩已露端倪之際,在股權評估中涉及的評估基礎,如今已經變成大大的未知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 亚洲人成网站十八禁止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 中文字幕欧美中日韩精品 | 日本在线不卡中文字幕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