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資金監測

每經網首頁 > 資金監測 > 正文

私募看“五一新政”開啟長周期牛市

2012-05-02 01:13: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秀偉    

每經記者 朱秀偉

“證監會的同志很忙啊”,談到系列政策組合拳的出臺,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半開玩笑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說。

降低股票交易費用、公布新股發行改革指導意見、兩大交易所公布主板、中小板的退市方案征求意見稿,此外還有證監會宣布降低期貨交易手續費。“五一”節前和節日之中,證監會、滬深交易所接連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雖然此前市場有一定預期,但政策如此密集、迅猛出臺,依然令不少人始料未及,這其中就包括不少私募經理。

這些“組合拳”到底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尤其是,其中的“降低股票交易費用”,能否開啟A股牛市之門?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邀請了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挺浩投資的總經理康浩平以及圓石投資總經理黃詠參與討論。

制度變革已現大拐點

NBD:監管部門在短期連續出臺一系列重大的基礎性政策,用意何在?

康浩平:中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經濟之一,但股市卻連續成為世界上最差的股市之一,某些階段甚至比發生金融海嘯的美國和已被歐債危機搞得焦頭爛額的歐洲股市都不如,并且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融資市場,顯然其中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成分,并且也引發了部分股民的不理智情緒,部分制度性缺陷以及實際上傾向于融資者的政策,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五一”期間密集出臺政策,或許,正是管理層力圖改變資本市場不合理現狀的舉措。

余定恒:這是一個制度變革的大拐點,從新股發行、退市制度征求意見到正式推出以及迅速降低交易費來看,我覺得應該是一個 “組合拳”,讓市場變得更加規范,當然也是為了市場穩定,所以出臺了利好。

仇天鏑:三個政策大家都有預期,但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這么多。這說明政府對股市的積極態度已經完全表現出來了,不像以前推一些政策比較拖拉,現在比較快、多、準,也是符合金融改革的方向。

NBD:算上此前力推養老金入市、QFII額度猛增等,郭樹清履新后,關于資本市場的各種政策正穩步推出,你認為這是否意味著監管思路發生了巨大變化?

康浩平:積弱難返。股市雖然有密集的利好政策出臺,雖然有郭主席直接說藍籌股有罕見的投資價值,但市場信心特別是機構投資者的信心還比較弱,熊市思維仍彌漫市場,一遇反彈,已是驚弓之鳥的投資者跑得比兔子還快。郭主席上臺后,確實思路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比如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就是為了平衡一二級市場的利益;比如退市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引導市場拋棄垃圾股的概念炒作,讓資金流向藍籌進行理性投資。

余定恒:如果放在大的背景下看,我們現在面臨兩個大的背景:一個是經濟面臨轉型期,另外一個是資本市場制度面臨變革期。資本市場的變革是為經濟轉型服務的,為什么這樣講呢?原有依靠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方式、體系遇到瓶頸了,銀行總資產已有100多萬億了,再加杠桿的空間沒有了,現在還要防范銀行金融風險,平臺貸、房地產風險這些。

未來支撐我們經濟轉型的資金從資源配置、融資角度講要靠資本市場,原有的資本市場投資主體、文化、理念,不能承擔這樣一個職責,完成這樣一個任務,要讓資本市場成為全社會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配置者的一個主戰場,就要把房子打掃干凈,讓長線資金進來,讓想融資的人在這里得到順暢融資,想投資的在這里找到長期的投資機會,這樣資本市場就會更加市場化,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才能達到。

如果要改變以銀行為主體的間接融資體系,真正轉變為以資本市場為主體的直接融資體系,為經濟轉型服務,則經濟順利轉型的概率也就將增大。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資本市場要有進有出,大家要真正能實踐價值投資,可以做到理性投資,不必投機也有回報,同時發行價也不能太貴,否則二級市場投資人沒有利益就不會進來。

垃圾股冬天來臨

NBD:對于剛公布幾項新政,分別會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你作何判斷?

康浩平:交易費用的降低當然有助于減少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但顯然讓利有限,印花稅的再次降低大概才能大幅度降低投資者的交易費用。而新股發行制度的出臺可以平衡一二級市場利益,實現融資者與投資者的雙贏,或許原來在一級市場被投資者強烈詬病的超募現象能夠得到根本的緩解。而退市制度出臺,則可以大大改變市場投資思路,一旦資金流向大藍籌,則大藍籌股的股價將趨于穩定并震蕩上揚。只有大藍籌震蕩上漲,大盤才可能穩定,我們股市的長期慢牛的格局才可能形成。總之,一旦改革成功,A股有望形成長期慢牛格局。

NBD:退市制度成擺設一直是A股的頑疾之一,此次最新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提出了許多新的退市條件,比如凈資產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等,你認為此次最新的退市制度是否有用?垃圾股的冬天是否已來到?ST板塊短期內是否壓力巨大?

康浩平:新的退市制度當然有用,特別是凈資產為負,將導致很多虧損累累的股票直接退出市場,僵而不死的公司這次大概死定了,垃圾股的炒作必然受到極大抑制,說垃圾股的冬天到了也不過分。整個ST板塊一定存在巨大的壓力,所以原來一直強調的投資者教育其實不見得有多大作用,最好的就是以制度性安排改變市場預期,才能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市場才能理性投資。而退市制度出臺僅僅走出了第一步,非常遺憾的是,這一步走了20年。

余定恒:退市制度講了很多年,郭主席上來也講了很久。為什么還在炒(垃圾股)?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市場還是一個“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以散戶為主體的市場,真的推出來了,大家覺得很嚴厲而且執行得很到位,才會害怕;第二,目前看新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增加了比較嚴密的凈資產為負的這一項,很多凈資產為負的公司可能馬上就退市了。這個制度比想象的稍微要嚴厲一點,但是后面或許又要搞風險警示板、退市板、三板,我感覺還是不夠徹底。但畢竟目前市場主體是散戶,保護一下他們的利益還是有好處。

仇天鏑:對ST股肯定有大打擊,那些長期業績萎靡不振的股票開始被邊緣化,有退市風險,因此持有也就沒有價值了,而重組預期大大降低,這種股票股價可能慢慢降低,且長期處于很低的價位,當然還是有暴漲機會的,那就是業績出現了大的轉變,不過大部分還是會長期被邊緣化,炒垃圾股的資金會轉向業績好的藍籌股。

NBD:有人認為降低交易費用是監管層呵護市場,以抵消退市制度對市場的沖擊,你是否同意此觀點?為什么?

康浩平:我認為退市制度是利好不是利空,降低交易費用也是大勢所趨,我看出臺的初衷大概不是為抵消沖擊吧?但我認為,這至少反映出管理層對股市的態度是不打壓的?;蛘哌€可根據郭主席說藍籌股有罕見投資價值這一表態,來推測管理層也認為A股已經連續兩年居于全球末席了,不應該再跌了,需要上漲吧。因為很多復雜的問題還是需要在上漲中才能解決問題。

短期走勢或分化

NBD:4月制造業PMI上升至53.3%,連續5個月回升,經濟增長趨勢向好,這是否意味著宏觀經濟已經見底?

康浩平:A股反復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擔憂經濟有“硬著陸”風險,但事實是,官方公布的PMI顯然已經連續幾個月出現持續反彈,“軟著陸”概率在大幅增加,經濟見底可能性越來越大。特別是,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經濟的持續復蘇顯然對中國經濟見底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大概可以判斷,中國經濟基本見底了。

余定恒:應該這么說,比想象的要好。大家都覺得經濟往下走,實際上,新出口訂單、生產指數都在往上走,可能有國內補庫存去庫存的周期,慢慢疊加了外部需求的因素。所以歐洲經濟整個先行指標還在往上走,我們是覺得不會往下走,但是肯定比市場想象的要好。

仇天鏑:(PMI)漲得不多,整體的經濟在流動性逐漸放松的背景下,有一定的累積效應,加上一系列政策推出,對經濟都是利好。不管有沒有見底,總之PMI在往上走,經濟在回升??赡軙蟹磸?,但是大趨勢是往上走的。

NBD:港股周一大漲,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是否也能 “高歌猛進”?對于A股短期的走勢你作何判斷?理由何在?

康浩平:對于A股的短期走勢,我的基本判斷還是偏多的,這不僅僅因為香港股市的大漲,也不僅因為上個月滬市大漲,而管理層在假期連續出臺扶持市場的利好,更重要的是因為A股估值不貴,A股已經跌了兩年了,或許,不需要太悲觀了。

余定恒:不會高歌猛進,我覺得這里面還是會分化,ST、創業板、中小板以及業績低預期類個股還是會有調整壓力,相反大盤藍籌既受惠制度變革,又受惠于經濟轉型或者說能抵御經濟轉型,所以處于攻守兼備的地位。“攻”是說大盤藍籌有估值修復的空間;“守”是指在經濟轉型的情況下抗風險能力強、在制度變革背景下受到的沖擊小。

仇天鏑:理論上是大漲,有人覺得高開低走,但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可能的是高開高走或者高開平走。另外,垃圾股會暴跌,個股會分化。主板市場退市制度征求意見對兩市中藍籌績優股是正面影響,這個推出還是超預期的,肯定會有機構介入的,這(項制度)是長期利好。

看好大金融概念

NBD:從中長期趨勢看,有投資者已喊出“牛市來到”,你如何判斷?

康浩平:有人喊出牛市來了也正常,因為已經熊了五年了,如果A股就此展開大牛市,我認為是有基礎的:第一,A股估值非常便宜;第二,中國經濟已接近見底;第三,國內市場資金非常充裕,房地產及藝術品等實物資產已經暴漲了無數倍了,而A股還十年不漲,或許該輪到 (A股)了,現在賺錢效應不顯著,等A股出現賺錢效應后,大量源源不斷的資金將蜂擁進入A股,大牛市或可期待,目前需要耐心稍微多一點。

余定恒:如果不看短期的話,長期來看機會更大,一個是居民財富在資本市場配置處于歷史最低,而配置于房產的最多。另外,現在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利率最高的時候,去年6月~9月底已經很高了,從去年的中期到現在,這6~9個月是國內實際利率十五、六年來歷史最高階段,未來的利率上升空間不大了,風險資產或者股票資產有一個溢價的過程。從長期來看,股市有大機會。

仇天鏑:牛市我還是不認同,按照國際慣例,牛市的條件還不太成熟,但是今年在政策的紅利下,上市公司盈利狀況應該還是不斷上升的。

黃詠:將要走出底部,是一個長周期的開始,但急漲的短牛還沒到。

NBD:對于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板塊或個股,你作何判斷?

康浩平:對于行業與個股,或許周期與非周期股都存在機會,如果退市制度能夠扭轉市場的炒作觀念,那么低估值的藍籌或許存在重大機會。比如保險、租賃等金融行業,當然銀行股也不錯。保險也是因為重大的制度性變革,比如遞延稅可能推出的緣故,而低估值的周期股也存在機會,當然,低端消費品、醫藥、智能終端板塊也存在機會。

余定恒:相對而言,我更看好大金融概念。從銀行到券商再到保險股,這一輪股市的動力來自于大藍籌在經濟轉型期的抗風險能力以及估值超低帶來的估值修復,雖然現在不像2006年、2007年那樣,經濟基本面非常好,但銀行5、6倍的PE太低了,沒有隱含的金融風險或者破產的預期,因此帶來了一種估值修復。實體經濟也沒有之前那么好,2005年、2006年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但是大的周期還是往上。2009年GDP跌得比較多,但刺激的力度也比較大,所以基本面動力也很強勁。但是這一輪刺激沒有那么強,這一輪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估值更低,有估值修復的動力;二是制度變革,在資金配置上更有利于藍籌股。

仇天鏑:從政策來看,利好藍籌。大藍籌有銀行、石油、石化、保險板塊,這里面看好彈性比較大的保險股,保險交易所可能也要推出來,保險這個行業跟信托一樣,未來涉及到很多改革政策推出,不像銀行是壟斷型的,有很多政策突破、有金融創新、有政策紅利預期在。此外,煤炭、有色板塊屬于二線藍籌股,是周期性品種,可按照周期股的時機來把握投資機會,同時,也看好券商和建材股。

黃詠:看好券商和消費電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朱秀偉 “證監會的同志很忙啊”,談到系列政策組合拳的出臺,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半開玩笑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說。 降低股票交易費用、公布新股發行改革指導意見、兩大交易所公布主板、中小板的退市方案征求意見稿,此外還有證監會宣布降低期貨交易手續費?!拔逡弧惫澢昂凸澣罩校C監會、滬深交易所接連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雖然此前市場有一定預期,但政策如此密集、迅猛出臺,依然令不少人始料未及,這其中就包括不少私募經理。 這些“組合拳”到底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尤其是,其中的“降低股票交易費用”,能否開啟A股牛市之門?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邀請了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挺浩投資的總經理康浩平以及圓石投資總經理黃詠參與討論。 制度變革已現大拐點 NBD:監管部門在短期連續出臺一系列重大的基礎性政策,用意何在? 康浩平:中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經濟之一,但股市卻連續成為世界上最差的股市之一,某些階段甚至比發生金融海嘯的美國和已被歐債危機搞得焦頭爛額的歐洲股市都不如,并且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融資市場,顯然其中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成分,并且也引發了部分股民的不理智情緒,部分制度性缺陷以及實際上傾向于融資者的政策,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五一”期間密集出臺政策,或許,正是管理層力圖改變資本市場不合理現狀的舉措。 余定恒:這是一個制度變革的大拐點,從新股發行、退市制度征求意見到正式推出以及迅速降低交易費來看,我覺得應該是一個“組合拳”,讓市場變得更加規范,當然也是為了市場穩定,所以出臺了利好。 仇天鏑:三個政策大家都有預期,但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這么多。這說明政府對股市的積極態度已經完全表現出來了,不像以前推一些政策比較拖拉,現在比較快、多、準,也是符合金融改革的方向。 NBD:算上此前力推養老金入市、QFII額度猛增等,郭樹清履新后,關于資本市場的各種政策正穩步推出,你認為這是否意味著監管思路發生了巨大變化? 康浩平:積弱難返。股市雖然有密集的利好政策出臺,雖然有郭主席直接說藍籌股有罕見的投資價值,但市場信心特別是機構投資者的信心還比較弱,熊市思維仍彌漫市場,一遇反彈,已是驚弓之鳥的投資者跑得比兔子還快。郭主席上臺后,確實思路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比如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就是為了平衡一二級市場的利益;比如退市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引導市場拋棄垃圾股的概念炒作,讓資金流向藍籌進行理性投資。 余定恒:如果放在大的背景下看,我們現在面臨兩個大的背景:一個是經濟面臨轉型期,另外一個是資本市場制度面臨變革期。資本市場的變革是為經濟轉型服務的,為什么這樣講呢?原有依靠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方式、體系遇到瓶頸了,銀行總資產已有100多萬億了,再加杠桿的空間沒有了,現在還要防范銀行金融風險,平臺貸、房地產風險這些。 未來支撐我們經濟轉型的資金從資源配置、融資角度講要靠資本市場,原有的資本市場投資主體、文化、理念,不能承擔這樣一個職責,完成這樣一個任務,要讓資本市場成為全社會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配置者的一個主戰場,就要把房子打掃干凈,讓長線資金進來,讓想融資的人在這里得到順暢融資,想投資的在這里找到長期的投資機會,這樣資本市場就會更加市場化,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才能達到。 如果要改變以銀行為主體的間接融資體系,真正轉變為以資本市場為主體的直接融資體系,為經濟轉型服務,則經濟順利轉型的概率也就將增大。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資本市場要有進有出,大家要真正能實踐價值投資,可以做到理性投資,不必投機也有回報,同時發行價也不能太貴,否則二級市場投資人沒有利益就不會進來。 垃圾股冬天來臨 NBD:對于剛公布幾項新政,分別會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你作何判斷? 康浩平:交易費用的降低當然有助于減少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但顯然讓利有限,印花稅的再次降低大概才能大幅度降低投資者的交易費用。而新股發行制度的出臺可以平衡一二級市場利益,實現融資者與投資者的雙贏,或許原來在一級市場被投資者強烈詬病的超募現象能夠得到根本的緩解。而退市制度出臺,則可以大大改變市場投資思路,一旦資金流向大藍籌,則大藍籌股的股價將趨于穩定并震蕩上揚。只有大藍籌震蕩上漲,大盤才可能穩定,我們股市的長期慢牛的格局才可能形成??傊?,一旦改革成功,A股有望形成長期慢牛格局。 NBD:退市制度成擺設一直是A股的頑疾之一,此次最新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提出了許多新的退市條件,比如凈資產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等,你認為此次最新的退市制度是否有用?垃圾股的冬天是否已來到?ST板塊短期內是否壓力巨大? 康浩平:新的退市制度當然有用,特別是凈資產為負,將導致很多虧損累累的股票直接退出市場,僵而不死的公司這次大概死定了,垃圾股的炒作必然受到極大抑制,說垃圾股的冬天到了也不過分。整個ST板塊一定存在巨大的壓力,所以原來一直強調的投資者教育其實不見得有多大作用,最好的就是以制度性安排改變市場預期,才能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市場才能理性投資。而退市制度出臺僅僅走出了第一步,非常遺憾的是,這一步走了20年。 余定恒:退市制度講了很多年,郭主席上來也講了很久。為什么還在炒(垃圾股)?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市場還是一個“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以散戶為主體的市場,真的推出來了,大家覺得很嚴厲而且執行得很到位,才會害怕;第二,目前看新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增加了比較嚴密的凈資產為負的這一項,很多凈資產為負的公司可能馬上就退市了。這個制度比想象的稍微要嚴厲一點,但是后面或許又要搞風險警示板、退市板、三板,我感覺還是不夠徹底。但畢竟目前市場主體是散戶,保護一下他們的利益還是有好處。 仇天鏑:對ST股肯定有大打擊,那些長期業績萎靡不振的股票開始被邊緣化,有退市風險,因此持有也就沒有價值了,而重組預期大大降低,這種股票股價可能慢慢降低,且長期處于很低的價位,當然還是有暴漲機會的,那就是業績出現了大的轉變,不過大部分還是會長期被邊緣化,炒垃圾股的資金會轉向業績好的藍籌股。 NBD:有人認為降低交易費用是監管層呵護市場,以抵消退市制度對市場的沖擊,你是否同意此觀點?為什么? 康浩平:我認為退市制度是利好不是利空,降低交易費用也是大勢所趨,我看出臺的初衷大概不是為抵消沖擊吧?但我認為,這至少反映出管理層對股市的態度是不打壓的?;蛘哌€可根據郭主席說藍籌股有罕見投資價值這一表態,來推測管理層也認為A股已經連續兩年居于全球末席了,不應該再跌了,需要上漲吧。因為很多復雜的問題還是需要在上漲中才能解決問題。 短期走勢或分化 NBD:4月制造業PMI上升至53.3%,連續5個月回升,經濟增長趨勢向好,這是否意味著宏觀經濟已經見底? 康浩平:A股反復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擔憂經濟有“硬著陸”風險,但事實是,官方公布的PMI顯然已經連續幾個月出現持續反彈,“軟著陸”概率在大幅增加,經濟見底可能性越來越大。特別是,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經濟的持續復蘇顯然對中國經濟見底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大概可以判斷,中國經濟基本見底了。 余定恒:應該這么說,比想象的要好。大家都覺得經濟往下走,實際上,新出口訂單、生產指數都在往上走,可能有國內補庫存去庫存的周期,慢慢疊加了外部需求的因素。所以歐洲經濟整個先行指標還在往上走,我們是覺得不會往下走,但是肯定比市場想象的要好。 仇天鏑:(PMI)漲得不多,整體的經濟在流動性逐漸放松的背景下,有一定的累積效應,加上一系列政策推出,對經濟都是利好。不管有沒有見底,總之PMI在往上走,經濟在回升??赡軙蟹磸?,但是大趨勢是往上走的。 NBD:港股周一大漲,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是否也能“高歌猛進”?對于A股短期的走勢你作何判斷?理由何在? 康浩平:對于A股的短期走勢,我的基本判斷還是偏多的,這不僅僅因為香港股市的大漲,也不僅因為上個月滬市大漲,而管理層在假期連續出臺扶持市場的利好,更重要的是因為A股估值不貴,A股已經跌了兩年了,或許,不需要太悲觀了。 余定恒:不會高歌猛進,我覺得這里面還是會分化,ST、創業板、中小板以及業績低預期類個股還是會有調整壓力,相反大盤藍籌既受惠制度變革,又受惠于經濟轉型或者說能抵御經濟轉型,所以處于攻守兼備的地位。“攻”是說大盤藍籌有估值修復的空間;“守”是指在經濟轉型的情況下抗風險能力強、在制度變革背景下受到的沖擊小。 仇天鏑:理論上是大漲,有人覺得高開低走,但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可能的是高開高走或者高開平走。另外,垃圾股會暴跌,個股會分化。主板市場退市制度征求意見對兩市中藍籌績優股是正面影響,這個推出還是超預期的,肯定會有機構介入的,這(項制度)是長期利好。 看好大金融概念 NBD:從中長期趨勢看,有投資者已喊出“牛市來到”,你如何判斷? 康浩平:有人喊出牛市來了也正常,因為已經熊了五年了,如果A股就此展開大牛市,我認為是有基礎的:第一,A股估值非常便宜;第二,中國經濟已接近見底;第三,國內市場資金非常充裕,房地產及藝術品等實物資產已經暴漲了無數倍了,而A股還十年不漲,或許該輪到(A股)了,現在賺錢效應不顯著,等A股出現賺錢效應后,大量源源不斷的資金將蜂擁進入A股,大牛市或可期待,目前需要耐心稍微多一點。 余定恒:如果不看短期的話,長期來看機會更大,一個是居民財富在資本市場配置處于歷史最低,而配置于房產的最多。另外,現在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利率最高的時候,去年6月~9月底已經很高了,從去年的中期到現在,這6~9個月是國內實際利率十五、六年來歷史最高階段,未來的利率上升空間不大了,風險資產或者股票資產有一個溢價的過程。從長期來看,股市有大機會。 仇天鏑:牛市我還是不認同,按照國際慣例,牛市的條件還不太成熟,但是今年在政策的紅利下,上市公司盈利狀況應該還是不斷上升的。 黃詠:將要走出底部,是一個長周期的開始,但急漲的短牛還沒到。 NBD:對于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板塊或個股,你作何判斷? 康浩平:對于行業與個股,或許周期與非周期股都存在機會,如果退市制度能夠扭轉市場的炒作觀念,那么低估值的藍籌或許存在重大機會。比如保險、租賃等金融行業,當然銀行股也不錯。保險也是因為重大的制度性變革,比如遞延稅可能推出的緣故,而低估值的周期股也存在機會,當然,低端消費品、醫藥、智能終端板塊也存在機會。 余定恒:相對而言,我更看好大金融概念。從銀行到券商再到保險股,這一輪股市的動力來自于大藍籌在經濟轉型期的抗風險能力以及估值超低帶來的估值修復,雖然現在不像2006年、2007年那樣,經濟基本面非常好,但銀行5、6倍的PE太低了,沒有隱含的金融風險或者破產的預期,因此帶來了一種估值修復。實體經濟也沒有之前那么好,2005年、2006年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但是大的周期還是往上。2009年GDP跌得比較多,但刺激的力度也比較大,所以基本面動力也很強勁。但是這一輪刺激沒有那么強,這一輪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估值更低,有估值修復的動力;二是制度變革,在資金配置上更有利于藍籌股。 仇天鏑:從政策來看,利好藍籌。大藍籌有銀行、石油、石化、保險板塊,這里面看好彈性比較大的保險股,保險交易所可能也要推出來,保險這個行業跟信托一樣,未來涉及到很多改革政策推出,不像銀行是壟斷型的,有很多政策突破、有金融創新、有政策紅利預期在。此外,煤炭、有色板塊屬于二線藍籌股,是周期性品種,可按照周期股的時機來把握投資機會,同時,也看好券商和建材股。 黃詠:看好券商和消費電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青青青视频香蕉观看视频 |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二十 | 香蕉在线制服丝袜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 亚洲激情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