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3 01:24:08
每經編輯 李玉敏 胡群 每經記者 田文會發自北京
李玉敏 胡群 每經記者 田文會發自北京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連續追蹤天津PE違規的案例報道,近日,一則關于“天津市工商局對當地私募股權投資(PE)行業展開大范圍整頓,注冊于濱海新區的股權投資企業均需注銷或遷出的消息不脛而走。為此,天津多個部門辟謠稱:“沒有發文”。業內人士透露,此次清理的主要是違規的企業。
政府稱未發文
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孫大海在微博上公開回應稱:“經官方確認,天津工商局沒有發布任何要求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注銷或遷出的文件,天津濱海高新區也沒有接到任何方面要求注銷或遷出的要求。天津濱海高新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正規合法的股權投資基金健康運作。”
天津市金融局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尚不清楚此事。記者又向金融局辦公室撥打電話,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另外,認證為天津開發區投資促進三局的微博也發布辟謠消息稱:“對于近幾天網上誤傳的關于清理基金企業的信息,屬不實信息。開發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濱海新區的要求一如既往的支持優質基金企業的發展。同時,加強對基金企業的監管,使開發區基金產業健康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就此致電天津開發區投資促進三局,該局辦公室人員表示:“微博是我們發的,針對傳言,這就是我們投資促進局作為招商部門的態度。”
業內人士稱或有PE未合規
鑒于天津PE的魚龍混雜和亂象頻出,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的意愿強烈。本報就曾報道過,天津卓遠天澤、蒙更威力等企業涉嫌非法集資的事件。近期,不少在天津注冊的PE負責人都爆出“年檢卡殼”的問題。ChinaVenture投中集團首席分析師李瑋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證實了這種說法:“我們從天津市工商局得到確定的消息。6月30號之前,在當地工商局年檢,現在不太確定有些PE能不能通過年檢。因為,有些PE可能沒有達到天津市合規的標準。”
據悉,不少注冊在天津地區的PE,雖然在天津注冊,卻很少在國家發改委或天津發改委備案,一旦注冊成功,便在全國多地開辦分公司。進而披著“私募股權投資”的合法外衣,以高息回報為誘惑,吸引民眾存款。
李瑋棟表示,繼天津市各級政府在2011年7月~10月下發一系列旨在提高PE注冊門檻的政策之后,更嚴格的落實措施也在醞釀之中。中央財經大學應用金融系主任韓復齡教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目前尚不太清楚具體的數據,有多少企業搬走,為何搬走。但不可否認的是,天津地區出現了很多打著PE的名義做著違法的事情。
除了上述這些問題可能造成年檢被拒,北京一位PE界人士也透露,引進PE的時候,天津濱海當時可以虛擬地注冊的,但是隨著監管的嚴格,這次年檢如果在天津沒有實際的辦公場所,可能也通不過了。
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李瑋棟表示:“其實今年年初的時候,私募的洗牌已經開始逐漸了,市盈率越來越低,IPO的回報已經最低了,市場自發的洗牌行為已經開始了,而非政策引導所致,到年底想必會有更多變化。”
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嵩也指出,中國目前有7000家左右的PE機構,按照每家PE一年投資一家企業 (事實是遠遠不止的),也得投資7000家企業,按過去幾年每年平均上市企業數量350家左右計算,要二十年才能消化掉。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何小峰教授指出,PE在國內發展很快,一些地方出臺了很全面的政策吸引PE,可以預見的是,PE在國內還將有10年左右的黃金期,但在這期間,一大批PE將被淘汰,大浪淘沙,最終將剩下少數幾家如黑石、KKR般世界級的公司。
天津的門檻一旦太高,不少的PE可能會選擇到新疆等監管較為寬松的地方注冊。何小峰表示:“目前PE的政策總的來說不能說是完備,PE的監管是軟監管的模式,以行業自律為主,政府監管為輔,分層次監管。而政府在監管這個事情上,又是多功能、多層次和多環節監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