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7-04 09:38:05
記者隨機走訪了上海幾家連鎖眼鏡門店、專業眼鏡城以及出售隱形眼鏡的商戶發現,幾乎所有商家都做隱形眼鏡生意,但仍有部分商戶未能取得相關許可證。
每經網上海7月4日電(王霞 記者 趙鵬) 此前,根據上海食藥監局發布消息稱,自今年4月1日起,在上海零售角膜接觸鏡(俗稱“隱形眼鏡”)應當憑《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營,并且對于今年7月1日后仍未獲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的開展經營活動的,一律依法查處。
上海市食藥監局閘北分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準予許可的企業商家,會按規定頒發經營許可證,并在其“經營范圍”欄中填列“零售角膜接觸鏡”字樣。上月初,已經對區內30余家已獲許可的經營企業頒發首批角膜接觸鏡零售許可證。
三月期限已到,隱形眼鏡銷售廠商都已經取得相關資質?記者隨機走訪了上海幾家連鎖眼鏡門店、專業眼鏡城以及出售隱形眼鏡的商戶發現,幾乎所有商家都做隱形眼鏡生意,但仍有部分商戶未能取得相關許可證,一些商家雖然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但是在其經營范圍內并沒有涵蓋“角膜接觸鏡”。
“雖然我們沒有許可證,但是我們銷售的產品質量都是過關的,是正規途徑進貨。”中興路國際眼鏡城一名銷售人員回應記者。
而在江灣鎮地鐵站旁邊一家時尚店里,記者看到一些五顏六色的隱形眼鏡被單獨裝在玻璃瓶中售賣,價格從幾十元錢到上百元不等,瓶子上的說明大多是外文,少有中文說明,也沒有相關銷售許可證。
記者了解到,隱形眼鏡年輕消費者中已風靡多時,但市場魚龍混珠,美瞳價位懸殊,質量也良莠不齊。很多銷售商家并不專業,無法提供完善的購買及售后服務,不為買家進行驗光、檢查和試戴,甚至出售劣質的產品。而消費者從網上購買時也不經過專業驗光檢測,很多只是根據自己眼鏡的度數購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購買名義聯系了 “開心人大藥房”的客服人員,她表示,只要告知所佩戴框架眼鏡的度數就能夠佩戴,無需進行驗光或檢查。
其銷售量節節攀升的同時,一些使用后的眼科不良反應也屢見報端,引起了不少眼科醫師的擔憂。
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施醫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隱形眼鏡長期與眼球接觸,對眼部環境的影響頗大,消費者如果選擇不適合或者來路不明的隱形眼鏡,將會導致角膜磨損、傳染病菌,甚至會引起角膜炎、結膜炎、角膜潰爛、結膜的濾泡增生等眼病。
“最近因為佩戴隱形眼鏡引起的眼疾前來治療的患者不少,而且這個季節人數更多。很多都是因為佩戴的隱形眼鏡質量不過關,即使是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的隱形眼鏡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導致眼疾。”施醫生表示。
上海市食藥監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食藥監局已經對上海隱形眼鏡市場進行檢查,其檢查結果可能會在近期公布。
據悉,角膜接觸鏡俗屬于高風險管理的三類醫療器械三類醫療器械是最高級別的醫療器械,也是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是指植入人體,用于支持、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