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過剩的鋼鐵行業及其前景分析

2012-07-05 13:53:48

鋼鐵行業需要減肥,過量生產需要約束,貿易商也需要轉型。

每經編輯 趙慶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1996年我國鋼鐵產量首次超過一億噸大關,躍居世界第一位。此后我國鋼產量連年增長并穩居世界第一。正如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鋼鐵是工業的骨架,中國鋼鐵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中國工業化的快速推進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在世界經濟再平衡大背景下,中國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而鋼鐵行業的過剩問題又一直顯得格外突出。2008年年產鋼鐵5億噸,但之后中國鋼鐵產量非但沒有合理減少,反而繼續增加并屢創歷史新高。2008年10月,國內大中型鋼企虧損額達到58.35億元,到12月虧損額擴大到291.22億元,行業虧損的局面一直維持至2009年4月,連續7個月虧損。2011年全國粗鋼產量超過7億噸,比2008年增長40%。有一種說法是:目前中國鋼鐵年產量是全球產量的近一半——2011年世界鋼產量僅14.9億噸!比世界粗鋼產量排名第2名到第17名的國家/地區的粗鋼產量總和還多出415.9萬噸。與此同時,消費增長低于產量增長,進出口俱增但出口總量一直維持較低水平。

曾經的4萬億經濟刺激,使得國內的鋼鐵行業錯過了一次必要的行業洗牌,相反繼續走向瘋狂。這一失誤繼續放大了境外鐵礦石“吃準中國”的胃口,也使得產業瓶頸問題更加突出。2008年8月進口鐵礦石達到154.46美元/噸,當時感覺已是天價;2008年次貸危機,鐵礦石價格一度隨大勢崩跌,但到2011年9月卻達到了驚人的175.92美元/噸!這一切,早已決定被延后的鋼鐵行業大調整會來的更加猛烈,這也是目前鋼鐵行業上下游正在遭受痛苦經歷的根源所在。

其實,中國早該主動降低產能,增加我國在鐵礦石談判和定價方面的主動性,但很遺憾,各自為戰的國內鋼鐵生產企業沒有展現出應有的魄力。從經濟規律來看,鋼鐵生產行業從業績輝煌、盈利微薄到全面虧損,只是時間早晚的必然結果。這也最終證明了,能夠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決定性力量不是行政口號,也不是政府之手,而是市場之手。

鋼貿企業身處中游,大勢所趨的微利化必然需要及時轉換經營思路和手法。例如主動降低庫存和加快周轉效率等等。更加重要的,還有兩點:一是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政策,根據經濟周期調整經營策略;二是創新風險管理手段,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的信息和保值功能。凡在這兩方面做得好的企業,一般會平滑應對行業的不利沖擊,同時也能為下一步的轉型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兩年多的宏觀調控以及境外主權債務危機疊加影響之下,去年11月鋼企利潤大幅下降,大中型鋼企利潤總額從78.99億元下滑至13.75億元,降幅82.6%。今年1月和2月,利潤額分別為虧損23.21億元和虧損5.48億元。之后行業利潤有所反彈,但6月份的形勢繼續惡化。精明的鋼貿商通過及時去庫存避免了損失,通過期貨市場做空獲利的案例也不少。

展望未來,歐美日等主要經濟體可能陷入長期的低迷增長期,歐元區甚至不排除深度衰退的可能,這對中國經濟是一個嚴峻考驗,中期來看,中國經濟可能因此進入較低增速為代表的亞增長階段。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仍然不會輕易減壓或取消,而建筑業的鋼鐵消費占比1/3以上,這意味著鋼材的長期需求將因此難以走旺;部分城市又開始實施汽車限購政策,這對已經低迷的鋼鐵行業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另據了解,本輪鋼材價格下跌以來,鋼鐵企業在去年四季度有過較大規模減產,但進入2012年后,產能利用率卻從80%上升到了現在的85%,而2008年現貨市場暴跌后,鋼鐵企業產能利用率曾一度下降至不足70%。部分鋼鐵行業專家繼續看淡螺紋鋼價格到3600一線,并非過度悲觀,當然這還需要作進一步的政策觀察。

世界鐵礦石價格最近有所下降,并創出去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但其價格仍可謂高高在上——2012年5月回落到141.16美元/噸。6月底為134美元/噸。同時,國際商品貨幣匯率繼續保持相對堅挺。這都表明,國外礦產企業對中國進入慢速增長期的預期還很模糊,有人心存幻想,以為中國還會有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以筆者之見,這些幻想不破滅,熊市就不該結束。未來隨著中國樓市“曇花一現”式的回暖結束,上半年擴大生產的中國鋼廠必將被迫再度調減產能,鐵礦石價格和鋼材價格還會再下一城。這一判斷與筆者認為我國經濟將在三季度繼續探底的看法有相得益彰之邏輯。

中國需要理性的增長,即便必須忍受一些轉型之痛,但應該吸取歷史教訓,不要干預市場的正常調整。鋼鐵行業需要減肥,過量生產需要約束,貿易商也需要轉型。

前期國家出臺有關措施,對貿易商融資進行清理和規范,這無疑會促進整個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部分中間商因為資金管理存在漏洞而處于“裸奔”狀態,有些企業甚至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狀況,值得警惕和吸取教訓。

有些貿易商轉而投資鋼鐵生產企業,筆者認為這是不合時宜的——長期來看,嚴重的鋼鐵生產企業是不值得投資的,即便貿易越來越難做,貿易商也不應簡單地“向上轉移”。作為戰略轉型,結合鋼鐵產業的金融投資和國際化化業務是可選的大方向,甚至徹底脫離鋼鐵行業也未嘗不可,畢竟,這是一個從長期來看都非常難以走向平衡的典型產業,在中國經濟轉型之路上,注定要承受較多陣痛和磨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色一情一伦一区二区三 | 亚洲综合视频一区 | 日本欧美在线α免费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