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7 00:58:1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玉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玉敏 發自北京
7月16日,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發布的宏觀經濟周評表示,房地產投資每年對GDP增長貢獻大約2~3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繼續下滑是經濟在下半年面臨的重要風險因素。為減緩經濟受到的影響,政府須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對沖負面影響。
7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宏觀數據,GDP同比增速從一季度的8.1%下降至7.6%,但環比增速從1.6%提高至1.8%。農行研究團隊認為,這主要來自二季度以來政策寬松步伐加快,特別是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后,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審批速度加快,很好地抵消了經濟過快下滑的影響。
然而,當前經濟面臨的挑戰仍不容忽視,主要是房地產投資快速下滑,其增速從一季度23.5%下滑至二季度的13.1%。農行綜合分析認為,下半年房地產市場仍面臨較大挑戰,為減緩經濟受到的影響,政府仍須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對沖負面影響。
通過對以往數據的詳細分析,農行表示:“綜合考慮房地產投資直接帶動作用和關聯影響,其每年大約綜合考慮房地產投資直接帶動作用對GDP增長貢獻2~3個百分點。”
該報告還表示,支撐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因素仍存,當前較輕的人口年齡結構及1985年~1991年人口出生高峰逐漸進入婚育年齡,保證了住房需求,但短期內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壓力較大。在去庫存結束前,難以看到企業增加房地產投資的行為,故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的概率較大。
為保證經濟的合理增長,農行建議,應加快保障房投資建設力度,在限購政策不動搖的前提下,適當加大政策支持剛需的力度,加快房地產銷售,減輕房地產去庫存過程的負面沖擊。另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防止經濟過快下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