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家稱或挫傷農民種糧積極性

2012-07-25 01:39:05

每經編輯 金微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就在農業部宣布夏糧九連增之際,我國糧食進口也出現創紀錄的增長。

7月23日,海關總署發布統計月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糧食進口達4085萬噸,同比增長41.2%,增長主要來自于玉米、小麥等谷物的大幅進口,其中玉米進口240.54萬噸,同比增長6535.2%。

“一方面夏糧九連增,另一方面糧食進口破紀錄,這背后的邏輯有些讓人看不懂。”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值得擔憂的是,進口糧食大增將直接損害農民的利益,會進一步打擊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形成我國糧食對外依賴的惡性循環。

三大主糧全部實現凈進口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稱,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比去年增長2.8%,超過1997年的歷史最好水平,實現了“九連豐”、“九連增”。

而在另一方面,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口的糧食中,大豆進口2905萬噸,同比增長22.5%;玉米進口240.54萬噸,同比增長6535.2%;小麥進口219.35萬噸,同比增長294.9%;大麥進口150.94萬噸,同比增長62.3%;稻谷和大米118.67萬噸,同比增長226.9%。

2011年,我國進口大豆數量達5264萬噸,而按照目前的進口增幅,今年全年大豆進口量有可能逼近6000萬噸大關。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過高的負面影響早已凸顯,隨著玉米和小麥進口的大幅增加,也存在對外依存度上升的風險。

從上半年情況來看,玉米、稻米和小麥三大主糧全部實現凈進口,而且進口均出現大幅增長,增幅均超過200%,其中玉米進口更是增長了65倍。

卓創資訊農產品分析師孫光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今年玉米大量進口主要是因為受天氣影響,霉變玉米的數量增多,導致國內玉米品質略差;另外,國內玉米價格高于進口玉米,導致飼料廠進口增多。

據介紹,我國進口玉米簽購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國有企業購糧,比例占六成,由中糧糧油統一對外簽約;一種是各民營企業自行簽約,比重約為四成。孫光梅認為今年民企進口玉米較以往增加較多。不過她認為,適度進口部分糧食并不完全是壞事,“沒必要過度反應。”

自6月中下旬以來,美國中西部糧食產區遭遇高溫、干旱的天氣,美國農業部由此下調了相關作物的產量,玉米、大豆等作物價格持續上漲,并突破了2008年7月創造的歷史高點。對此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記者,下半年我國糧食進口會因此減少一點,且我國農產品的進出口策略也會適度調整。“在國際糧價較高的時候停止進口,適當增加出口可以為全球糧價的穩定做貢獻,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保護國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或進一步影響糧食自給率

盡管2012年全國夏糧總產達到創紀錄的12995萬噸,但上半年我國糧食進口4085萬噸的總量仍顯得偏高,即便跟去年全國糧食總產量57121萬噸相比,上半年進口量也相當于占到7.2%。即使下半年我國停止進口小麥、玉米和水稻,但由于大豆對外依存度高達80%,硬性的進口任務決定了下半年至少還需進口2000萬噸以上才能彌補缺口。這樣一來,今年糧食進口占總產量比例超10%之勢已比較明朗。

我國糧食產量在連年增長的情況下,為何出現越來越依賴國際市場的局面,這讓人費解。

“十一五”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強調糧食自給率要達到95%。2009年11月,我國頒布了《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 (2009~2020年)》,其主要規劃目標是,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5億噸。而2011年我國糧食產量就達到5.7億噸,產量目標提前9年實現,糧食生產似已無憂。

但在今年3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2011年全國進口的糧食超過1200億斤,核算下來,事實上我國現在糧食的自給率總體水平不足90%,糧食安全不容樂觀。

李昌平認為,我國糧食實際上沒有缺口,產量在9000億斤就完全可以滿足需求,有10000億斤就不需要進口,現在我們糧食產量已經超過10000億斤。而隨著糧食進口的加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將受到影響,糧食面積種植有可能下降,這反過來會進一步加大進口,最后可能導致類似大豆及其產業鏈被控制的不利局面。“上半年糧食大量進口非常值得警惕,我國需要鼓勵自己的農業生產,避免重蹈大豆的覆轍。”

(實習生賴春華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日韩动漫精品一区 | 日本丰满的少妇中文字幕 | 亚洲a∨激情综合五月 | 色窝窝在线手机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