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7-26 14:28:12
報告指出,房地產,金融業和地方政府財政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內部風險。
每經記者 張茜 發自北京
2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結束與中國年度“第四條款磋商”并發布報告,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穩健和通脹減輕,中國經濟似在軟著陸。
報告認為,中國政府的財政政策應該發揮主導作用,輔以適當的貨幣政策,著力實現7.5%的官方年內經濟增長目標。在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外部前景不明的情況下,中國有足夠的空間,運用有力的財政政策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消費導向性經濟,實現中國中期改革目標。目前中國經濟內部失衡的加劇,經濟發展對投資的依賴日漸增加,而此種方式難以為繼。中國應該加快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更多倚重消費需求促增長。
IMF預測中國今年全年增速8%,明年將會達到8.5%。IMF在本月16日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將中國經濟增速從8.2%下調至8.0%。 MF認可中國將經濟增速放緩的政策,認為這將使經濟增長更可持續。通脹壓力主要來自食品價格,預期今年通脹率在3%到3.5%之間,2013年將會降至2.5%到3%。報告同時指出,正在進行的改革將會推高生產要素價格,這或將導致2013年通脹高出IMF預期。
報告指出,房地產,金融業和地方政府財政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內部風險。
近期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降溫,報告強調,要消除房地產泡沫需要解決根本的結構問題,包括分流居民儲蓄存款,深化地方金融市場等。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降溫,發展社會保障房空間增大,同時,可以有選擇性地對首次購房者、自住房和低收入群體放松購房限制。
IMF認為中央當局要高度重視地方政府融資管理工作。截止到2010年的地方債務中的20%在2011年已經償還,2011年新增債務的累積也達到最低值。
報告認為,由于之前的經濟刺激計劃,銀行資產質量面臨風險,特別是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下。但是最新的壓力測試顯示,銀行系統風險在大多數市場情況下可控。
“第四條款磋商”即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四條,基金組織會與成員經濟體每年舉行一次雙邊討論。基金組織會派出工作人員到訪成員經濟體,收集經濟與金融資料,并與政府官員討論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與政策,撰寫報告以供執行董事會討論。完成討論后,總結會傳送至有關成員國的政府當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