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監管利劍更應揮向利多謠言

2012-09-05 00:56:21

在為證監會迅速打擊造謠生事者叫好的同時,也希望證監會能夠“對稱執法”,不僅要對利空造謠者進行打擊,同樣要對利多造謠者進行打擊。

日前,證監會對市場上流傳的關于中信證券巨虧的一系列謠言進行調查,初步查明為張某某等三名散戶通過網絡發布未經證實的虛假消息,證監會稱將依法作出處理。

幾名散戶涉嫌違反《證券法》相關規定,由此可能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目前證監會對這幾名散戶是否存在利用虛假信息操縱證券市場等違法行為還沒有定論。如果涉嫌構成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或操縱證券市場罪,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責。

筆者認為,證監會此次對造謠者迅速追查,回應市場質疑,體現了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值得贊許。

當然,在為證監會迅速打擊造謠生事者叫好的同時,筆者也希望證監會能夠“對稱執法”,不僅要對利空造謠者進行打擊,同樣要對利多造謠者進行打擊。希望證監會能夠“公平執法”,不僅要對小、散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打擊,也要對資本大玩家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打擊,甚至要把更多監管資源、執法資源向那些大案、要案傾斜。

當前,由于利空謠言可能推動市場下跌,由此利空造謠者幾乎成為市場公敵。而由于利多謠言導致股價上漲,在某個時間段能讓投資者處于賬戶盈利的幻覺之中,由此人們對利多謠言危害性認識不足,甚至習以為常。但虛假利多無異于慢性毒藥,莊家利用這些消息,引誘散戶上鉤,雖然有些散戶由此賺到些許短差,但更多的散戶只是跟著坐股價電梯,甚至由此深度套牢。

另外,企業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一般都有這樣的表述:“發行人及全體董監高承諾招股意向書及其摘要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對招股意向書及其摘要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但有時這些信息卻存在過度包裝甚至造假行為,或者半真半假,企業上市后業績迅速變臉,因此被追責的董監高卻不多。另外,有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出爾反爾、前后矛盾,有的信息披露節奏則完全迎合了莊家在二級市場的炒作需求,由此出現上市公司利好公布見光死等現象,這些信息披露是不是也應該追究責任?

制造虛假利空謠言理應受到處罰,但也要防止擴大打擊面。對一些正常的質疑做空行為,理應容許甚至受到保護,否則就沒有人敢做空,做空機制將形同虛設。另外,對于制造虛假信息的上市公司董監高、制造利多謠言的資本大玩家,證監會同樣應該雷厲風行予以查處,如此才能避免市場大起大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综合网站久久久 | 日韩R级无卡亚洲一区 | 婷婷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自拍中文本土欧美色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