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7 00:59:4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四A股反彈,收盤滬綜指漲0.70%報2051.92點,深綜指漲0.98%報859.30點。盤面看,絕大多數(shù)個股上漲,連近期最為弱勢的銀行股也漲。此外,鐵路相關及一些投資相關個股表現(xiàn)更為良好,體現(xiàn)出消息驅動市的特征。
發(fā)改委大批城市軌道項目顯然是昨相關鐵路、基建等個股拉升的主因,此外,管理層若有似無地釋放救市信號,也是多數(shù)個股上漲的因素。
有關部門雖然否認救市,但相關工作其實還是展開了。據(jù)媒體報道,監(jiān)管部門就A股現(xiàn)狀征求業(yè)內意見,希望券商能尋找到“股市上漲的理由”。
不知券商們未來會找到啥上漲理由,不過筆者倒是能先找到兩條上漲理由:其一是超跌,其二是完全能預期官方早晚將護盤。事實上,筆者這種說法已維持了一周多了,雖然還沒看到股指上漲。
短線炒家不需關心是什么理由造成股市上漲,只要預期上漲就可以參與,但要記得在參與過程中不要忘乎所以。筆者認為,股市自身企穩(wěn)的理由充分與否才是最重要的,靠外力推動的反彈通常很難維持很長時間,即難以構成長期大底。
股市自身企穩(wěn)有兩要素,一為經濟見底或預期不久見底,二為制度不再偏向融資者。舍此之外,別無它途。從目前情況看,這兩點暫看不出有太多的改善跡象。
官方在投資方面繼續(xù)加碼,這對市場的影響并不太容易判斷,對持有相關周期股的主力或許會有信心激勵作用,但空倉者或持不太相干個股的投資者未必能提振信心,甚至可能令人沮喪。總是在投資方面加碼,其實從另一側面暗示管理層對經濟現(xiàn)狀缺乏有效應對策略。
投資驅動確實能延緩經濟下滑趨勢,但實際上會拉長經濟調整時間,即時間和空間可以互換。就股市而言,也許原本可以更快速地調整到位,而現(xiàn)在調整更有可能變得遙遙無期。因此就操作層面而言,投資者如果正巧持有受益于投資的個股,則可以適當參與,而長線投資者反而更應謹慎。
銀行股昨日開始反彈,止住了連跌勢頭。銀行股的殺跌有一定的基本面理由,但不排除也有些“技術面”因素。不知大伙注意沒有,這幾天銀行股連續(xù)殺跌,但期指空頭主力不斷平倉,這難道沒有一丁點反常嗎?不排除其中有些“技術”。
筆者想,假如有些機構故意在大宗交易平臺折價將銀行股倒給隱秘的關聯(lián)方,掩護期指空單在盡可能低的位置獲利了結,我們有能力監(jiān)管這種行為嗎?如果監(jiān)管不了,某些空頭主力打壓期指未免也太容易了。
才區(qū)區(qū)幾百萬股,二級市場壓低幾分錢就能全拋光,巴巴地趕去大宗平臺又圖個啥呢?說明一下,筆者并不反對做空,更沒吹捧銀行股的意思,就事論事罷了。
既然銀行股壓力暫時消失,周期類股也暫時受益于投資拉動,那么股指短期內確有可能延續(xù)反彈。至于反彈高度,筆者認為一方面和后續(xù)護盤措施多少相關,另一方面和美、歐貨幣放水多寡相關。
操作方面,建議投資者持股觀望,不要過度追漲,錯過就錯過了,若短期內逢回檔則可適度補倉。假如股指再反彈一些,然后再度回落,屆時就該謹慎一些。筆者認為,如果有反彈,應速戰(zhàn)速決,時間拖得太久或對多頭不利。
如果拖得過久,多頭將面臨兩個問題,一為可能升高的8月份CPI將公布,二為首批大非將解禁的創(chuàng)業(yè)板或將受到沖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