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1 03:04:29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每經實習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某財經網站編輯小磊,每天工作中面對基金經理離職的公告早已淡然,然而,上周一則興業全球視野增聘基金經理的公告,令作為持有人的他一整天“坐立不安”。
“先是8月底公告基金經理年內第二次出國學習,然后增聘基金經理,同時還有公司自購和分紅,這很容易會讓人聯想到董承非有離開的可能?!彼治龅?。
如今,基金行業人才高度流動,從基金經理到高管離職都已屢見不鮮,王亞偉走后,哪位基金經理的變動還能再次牽動各方神經?
年內第一大分紅現身
上周末,興業全球基金宣告成立以來首次分紅,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11.1元,截止基準日按照基金合同約定的分紅比例計算的應分配金額為14.1億。此次大分紅比例僅次于華夏大盤之前的每10份分紅30元,如從總額計算,已經超過華夏大盤9.31億分紅總額度,創下年內分紅新紀錄。
“從此次分紅比例上看,每份分紅1.11元,接近份額凈值三分之一,考慮到這是興全視野第一次分紅,力度還是比較大的?!焙觅I基金研究中心副總監曾令華分析指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興全全球宣布分紅的當天,公司公告稱將分別用2000萬固有資金,申購旗下社會責任和有機增長兩只基金。
業內人士認為,一般情況下,基金公司自購通常被認作是看好后市的表現;但是在分紅通常是落袋為安的行為,將導致基金未來反彈力度有限,和公司大手筆自購傳遞的信息不同。
“興業全球視野今年以來倉位一直比較低,如果是用基金原有現金資產分紅,倉位反而提高,如果是賣出個股分紅的話,倉位就會降低。”曾令華稱,基金反彈力度和投資風格有關,和分紅并沒有必然的關系。
基民:擔心基金掌門離去
興業全球視野近幾天公告頻頻,就在9月6號公告增聘來自中?;鸬臈畲罅榕d全全球視野基金經理幾天前,興業全球基金剛剛發布公告稱,興業全球視野基金經理董承非出國學習半年。
而這已經是董承非年內第二次出國學習,距其上次5月份學習歸來,時間不到半年。
有基民對記者表示,董承非年內兩次出國學習,“今年基本上沒有享受到這位五星基金經理的操盤,年內基金業績表現也很一般”。對此,華泰聯合證券王群航則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出國學習是好事情,要辯證看待。
而興全全球近期的分紅舉動更讓一些持有人揣測?!芭d全全球視野自成立以來從來沒有分過紅?!痹摶鸪钟腥诵±趯τ浾弑硎荆耙话銇碚f,在市場高位時基金分紅比較正常?!?/p>
記者注意到,興全全球是一直長期業績穩健的基金,也是興業基金業績的一面品牌。數據顯示,興業全球成立5年多,同時拿到晨星3年期和5年期5星級評級,而目前雙5星評級產品在所有基金中只有6只。基金掌門人若發生變動,對持有人的心態確實有較大影響。
興業全球連推四大舉措
對于基金經理變動前夕,基金大比例分紅的做法,興業全球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董承非是個人學習計劃,公司只是做一安排,分紅和出國培訓也不是同一回事,不能放在一起考慮?!?/p>
不過這一回應并不能消除追隨董承非的投資者的心中疑慮。持有人小磊向董承非本人求證離職傳言,董承非短信回復稱,只是增聘,自己沒有離開。
“大家都是沖著董哥(董承非)買的。如果董哥走了,繼續持有理由就不成立了?!弊鳛槌钟腥酥?,準備長期持有的小磊言語中有些不甘。
事實上,業內人士認為,針對基民對基金經理的離開的猜測,興業全球也罕見地推出一系列從自購到大手筆分紅等措施。
在董承非出國前夕,興業全球宣布將原固有資金投資的興全可轉債基金中的1億份基金份額轉換為興全視野的份額,加上興業全球于2010年及2011年兩次申購的份額,目前興業全球在興全視野上的持有份額已超3億份。
在人員配置上,興業全球基金也做出一些安排。公司增聘專戶投資部投資經理楊大力作為共同管理興全視野的基金經理。
同時,興全全球基金也讓另一位經驗豐富的明星基金經理,擔任興全趨勢掌門人的王曉明代任其半年職責。再加上大額分紅,興業全球可謂用足誠意,穩定持有人。
“興業全球視野業績一直很好,持有人忠誠度比較高,從過往基金看,分紅確實能讓部分投資者繼續持有基金?!焙觅I基金曾令華表示,一部分投資者在拿到本金后,可能會選擇觀望,不必考慮立即贖回。
同時他也表示,有些持有人確實認準董承非配置基金資產的能力,如果董承非確實離開,這部分持有人很可能贖回,“華夏大盤在王亞偉正式離職前,持有人也贖回了很多,但不會是全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