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7 00:51:01
繼聯手天津公交之后,比亞迪在中國的西南區域再次出擊,聯手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投集團),在云南推廣比亞迪純電動車,并計劃在云南建立比亞迪的純電動車生產基地。
據悉,雙方合作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比亞迪與云投集團共同在云南省內主要城市推廣比亞迪純電動出租車;其次,在推廣純電動出租車的基礎上,雙方共同推廣純電動大巴。車輛用途涵蓋城市公交、景點旅游大巴、政府公務用車和市政配套用車等;第三,比亞迪將與云投集團合作,在云南建立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推廣范圍將擴大至整個西南地區乃至部分南亞周邊國家。
“深圳模式”初獲成功
自進軍汽車產業以來,比亞迪一直堅持電動車的研發和推廣,并以強大的電池技術、整車研發能力以及出色的產業整合能力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但是,目前電動車在個人市場的推廣存在政策、配套不完善等各種制約因素,為推廣電動車,比亞迪另辟蹊徑開拓出 “公交電動化”這一全新模式,并在深圳率先推進。
公交電動化這一“深圳模式”主要具有三個優勢:一是“省”,即幫助出租車公司和公交公司節省大額燃油費用;二是“綠”,即有助于城市的綠色環保;三是“新”,“深圳模式”不是零星的少量電動車投放,而是一整套創新的城市交通綠色解決方案,最大限度地快速實現綠色交通。因此該模式不論對于公交公司還是政府都有極大的吸引力,可快速有效地打開電動車集團采購和政府采購市場。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比亞迪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集純電動大巴、純電動轎車和“鐵電池”技術于一身的企業,在城市純電動公交及純電動出租車方面經驗豐富。
比亞迪此次在云南落地將參考“深圳模式”的做法,即以公共交通車輛的電動化作為切入口。王傳福還給大家算了一筆賬:一輛私家車一天平均運行不到2小時,一輛出租車運行20小時,一輛公共巴士相當于30輛至40輛私家車的耗油量。雖然城市的公交車保有量只是總車輛的1.7%,但是污染排放卻占到30%。
王傳福表示,目前從純電動出租車在深圳的推廣來看,電動汽車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可行。
據了解,深圳已經有3050輛新能源汽車行駛在路面上,居全國首位,而今年或將新增2000輛新能源汽車,包括1000輛新能源公交車、500輛純電動出租車和500輛新能源公務車。
截至8月底,先后在深圳投入公交運營的300臺e6純電動出租車累計總行駛里程超過2500萬公里,單車最高里程超23萬公里,相當于普通私家車超過10年的行駛里程。同樣在深圳運營的200臺K9純電動大巴累計總行駛里程接近1000萬公里。今年起在寶雞市投入運營的e6出租車累計行駛里程也突破60萬公里。經過這些實際“路試”,比亞迪電動車的品質得到了很好的檢驗。
按照深圳市市長許勤的說法,到“十二五”末,深圳將有50%以上的公交車換成純電動汽車;深圳除了繼續加大新能源汽車在公交服務領域的推廣使用力度,而且還在不斷拓寬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范圍。據相關人士透露,深圳市公安已開始使用純電動車作為公安用車,未來涉及數百輛的投放計劃,同時未來深圳新采購的公務用車也或納入新能源車型。
據悉,到2015年年底前,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總量有望達到5萬輛以上。而身先士卒的比亞迪,勢必將分享到絕對大比例的市場“蛋糕”。
布局云南 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比亞迪電動車業務的拓展,這套“深圳模式”也輻射到國內其他城市。
目前比亞迪電動車K9已在西安、長沙、韶關投入運營,20輛e6也開始服務于寶雞出租車市場。近日,比亞迪還宣布與天津公交集團合資組建天津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在天津建設國內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計劃年產1萬輛。該項合作包括天津市公交集團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天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主要目標是在武清建設國內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努力實現年生產1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天津比亞迪在建設生產基地的同時,也將純電動大客車的研發中心設在武清,視情況研發和生產純電動輕型卡車和純電動箱式貨車,全力促進園區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現在,云南正在成為比亞迪的另一個 “新能源試驗田”。據王傳福介紹,目前從純電動出租車在深圳的推廣來看,電動汽車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可行。而昆明市作為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的25個試點城市之一,已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鼓勵政策,為在云南省推廣純電動汽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他仍認為,在云南的業務推進節奏,要看市場需求和拉動。
比亞迪此次落地云南,布局意義明顯。首先,云南的地理、氣侯條件非常適合發展電動車。這里氣候全年溫差為全國最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適宜純電動車的運行;同時,云南70%的電力供應來源于水電,在此基礎上發展綠色交通,可以取得更加顯著效果。其次,云南地處高原地帶,燃油車能源消耗比低海拔地區要高出10%左右,對節約燃料消耗的要求也非常迫切。同時,云南作為全國著名的旅游城市,2011年接待海內外游客高達1.67億人次,發展綠色交通的內在動力充足。
更值得一提的是,昆明作為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的25個試點城市之一,已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鼓勵政策,為在云南省推廣純電動汽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云南發展綠色交通有著非常強的內在動力和地理條件,以及良好的政策基礎,對環境保護和城市形象提升都有著非常實際的意義。云南地處西南重地,更是我國與東南亞連接的橋頭堡,具有非常強的戰略帶動和輻射意義,對比亞迪實現“公交電動化”的整體布局意義重大。
而比亞迪在云南選擇的合作方云投集團,其實力也將對比亞迪的新能源業務開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今年云投集團提出年內完成投資100億元、融資100億元、銷售收入100億元的“三百億”目標。而從2008年開始,云投集團連續四年實現了投資100億元、融資100億元的“雙百億”目標,集團總資產由2006年末的179億元發展到2012年8月底的665億元,增長約271%,投資涉足能源、交通、旅游、林漿紙、房地產、金融、燃氣、醫療、文化等領域。
數據顯示,云投集團在云南省重點項目建設中累計完成投資672億元,累計完成融資775億元,以參控股方式帶動社會投資1346億元。
公共交通領域的“蛋糕誘惑”
2011年,比亞迪旗下的新能源汽車——F3DM雙模混合動力車、E6純電動轎車和K9純電動客車的銷量共計1200余輛,占總銷量的0.3%。不過,隨著今年6月底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正式發布,先行一步的比亞迪可能獲得更多蛋糕,因此比亞迪更是堅定了新能源之路。
業內人士估計,目前電動公交市場規模將達1.36萬億元。未來,這一市場仍將繼續擴大。
據2009年 《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統計顯示,全球40%的石油被汽車所消耗。該統計方計算,如果全球及中國汽車產業在未來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50年世界石油資源將接近枯竭。
該統計還顯示,全球25%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于汽車,這將加劇“溫室效應”的產生。此外,全球60%以上的氮氧化物排放也來自于汽車。
通過對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來改善環境,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9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將混合動力公交客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推廣范圍從目前的25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擴大到全國所有城市。
在行業人士看來,燃油汽車的尾氣排放正在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2米以下的空間尾氣污染密度最大,居民的健康受到汽車尾氣的嚴重危害,并且燃油汽車的大量熱排放還造成城市出現“熱島效應”,以及產生不可忽視的機動車噪聲污染,促使部分城市人群出現亞健康狀態。
而比亞迪提供的資料顯示,全國約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氣污染嚴重,113個重點城市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空氣質量仍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傳統燃油汽車的燃料燃燒不完全、能量損失大,進排氣系統等機械部件的運轉,使燃油汽車成為城市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另外,從燃油消耗量來看,全國城市出租車年耗油量169億升,全國城市公交車年耗油量176億升,若將全國的出租車、公交車換成純電動車,每年可減少約2800萬噸石油消耗。如果按照1輛出租車的耗油量約等于10輛私家車的耗油量,1輛公交車的耗油量約等于30輛私家車的耗油量計算,全國120萬輛出租車和50萬輛公交車將需要消耗2700萬輛私家車所需要的燃油。也就是說,如果將全國的出租、公交換成純電動車,總計相當于節約了2700萬輛私家車的油耗(現在全國私家車保有量約3000萬輛)。
從尾氣排放量來計算,將一輛燃油大巴替換成電動大巴,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8噸,將一輛燃油出租車替換成電動出租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7噸,而將全國的公交車和燃油出租車全部替換成電動車,則每年分別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90萬噸和2364萬噸。
從運營成本計算,用純電動大巴代替燃油大巴,每年可節約使用費用20.1萬元,營運8年,使用費將累計節省160.8萬元。用純電動出租車代替燃油出租車,每年可節省使用費用9萬元,營運5年累計可節省使用費用45萬元。
海外市場試水電動車商業模式
對于旗下產品,比亞迪也表現出了極大的信心。比亞迪方面介紹,K9純電動客車車身長12米,整體設計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地板采用一級踏步的低地板工藝設計,方便乘客上下車;前車窗面積占車身前臉面積的2/3,駕駛時視野開闊;車身主體為銀色,車窗為大塊黑色玻璃,整體外形優雅大氣;車內配置高靠背可調式真皮司機椅和高品質紅黑色皮質公交座椅,精致美觀;整車隔音效果良好。
作為比亞迪首款純電動客車,K9搭載了多項比亞迪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車載動力為公司自主生產的鐵電池,行駛過程中完全無污染;電池更新時所含的化學物質均可回收,是綠色環保電池;車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在行駛過程中可提供輔助續航動力;底盤配置電子控制空氣懸架,運行過程中噪聲小;同時,儀表臺裝配有行車電腦,行車所需各種信息集中顯示,一目了然。
據了解,比亞迪欲在全國推廣這種通過投資建設生產基地,以獲取地方新能源汽車訂單的模式,繼天津、昆明之后,下一步目標還投向了武漢。
隨著電動車業務在世界范圍內的拓展,比亞迪還將“深圳模式”帶到了海外,通過與政府機構、公交公司的合作,在海外成功實現了比亞迪電動車的商業化運營。
目前比亞迪先后與荷蘭、新加坡、美國、丹麥、德國、加拿大等國簽訂新能源車項目協議。今年7月,在烏拉圭總統見證下,比亞迪與該國企業簽署了在當地商業化運營比亞迪純電動巴士的合同,首輛純電動巴士將在2012年年底正式投入運營,2015年計劃增至500臺。近日,比亞迪又和以色列企業簽署協議,比亞迪將向以色列提供電動大巴。此次合作的目標是將來替換掉當地DANBus公司運營車隊的一半車輛,數量有望達到700輛。這是以色列首次向國內引入全尺寸電動大巴。
按照比亞迪相關人士的說法,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將在2013年底之前,在海外經歷一個示范運行的周期,2013年底到2014年將成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拐點,將大規模進入海外市場。
對于部分市場,比亞迪則表現出了更大的信心。援引媒體采訪比亞迪高層的說法,“像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這三個地方的市場,非比亞迪莫屬。”
據了解,目前,比亞迪已經向香港提供了1輛純電動公交車K9進行試運營,未來將向香港出租車商會租用45輛E6,試運營時間可能為6個月,預計到時可拿到28輛左右的K9訂單,45輛E6訂單。
有消息稱,明年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將集中發力,已有至少1000輛國內訂單和1000輛國外訂單將于明年交付。
比亞迪電動車在歐美多個城市成功試運營或商業化運營,體現了歐美市場對比亞迪電動車產品力以及公交電動化這種“深圳模式”的認可。隨著這種成熟的運營模式的推廣,新能源車也有望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取得突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