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A股市場不能指望外資“救贖”

2012-09-28 00:36:45

我們要為股民創造幸福,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外資身上,只有推動游戲規則與國際接軌,真正做到投資者利益為先,A股市場才能實現自我救贖,外資也才可能“捧場”。

9月份由滬深交易所和中金所牽頭,組織了中國資本市場全球路演,以吸引海外投資機構進入A股市場。但境外機構投資者比較擔憂A股市場不透明、規則不清晰等問題,對此,筆者認為,要讓國際投資者對A股市場有信心,不如讓國內投資者有信心,舍近求遠尋求他人捧場最終可能希望落空。

外資在韓國、巴西等股市的持股市值比重在三成左右,而截至9月19日,我國外管局累計核準157家QFII機構共308.18億美元,QFII持股市值占A股市值比重大約只有1%。當然這與外管局的控制有關,2003年QFII機制建立時,確定的首批額度只有300億美元,到2012年4月份,外匯局和證監會才新推500億美元額度,而且規定單個機構最高QFII額度上限為10億美元。有人認為這些因素影響了國外超大機構資金的進入,但即使額度再多,上限再高,也未必會吸引外資買賬。證監會在7月份出臺新規,簡化QFII資格的審批程序,并降低資格要求,但顯然境外投資者的反響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

既然境外投資者有投資H股及其他制度相對完善股市的選擇,那么,對于A股市場,外資可能就會少量投入、小打小鬧,絕不敢放膽投資。而我們要為股民創造幸福,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外資身上,只有推動游戲規則與國際接軌,真正做到投資者利益為先,A股市場才能實現自我救贖,外資也才可能“捧場”。當務之急是要拋棄過度偏向于發行人的圈錢市發展模式,轉而打造一個讓投資者能夠分享企業發展成果、規范的投資市場。

要打造健康的投資市場,首先要保證股市融資功能。之前過度透支使用股市的融資功能,掏空了市場元氣,為此需要休養生息。其次,強制上市公司分紅。再次,加強法制環境建設。不僅要加快完善A股市場法制規章,同時執法環境也要與國際接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日本AⅤ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97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一免费区 | 亚洲最大激情在线 |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