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09-28 14:08:57
分析人士認為,新一輪促消費政策應盡快出臺,并以啟動農村市場為主,重啟家電、汽車下鄉等優惠政策。
目前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尚未扭轉,促消費應成為穩增長重要突破口。分析人士認為,新一輪促消費政策應盡快出臺,并以啟動農村市場為主,重啟家電、汽車下鄉等優惠政策;還可考慮出臺針對城市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優惠政策,比如完善城市社區便民服務設施、減免刷卡手續費刺激消費信貸市場。
在穩增長壓力下,今年以來以投資拉動增長方式再次發力。粗略看,自4月開始,第一輪刺激政策以基建投資和大型項目為主;第二輪刺激政策始于6月、7月各地密集推出的金改方案和區域發展規劃,也涉及大規模投資。這些政策見效雖快,但未擺脫投資驅動型發展模式,可能為未來的通脹、不良資產和經濟過熱埋下隱患。
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應以促消費和穩出口為核心,這將對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產生更深遠影響。根據我國最新發布的《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內貿“十二五”總體規模指標要實現翻番。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32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5%左右。要完成這一目標并不容易,需從政策層面上給予必要支持和傾斜。
首先,促消費的重點是搞活流通。當前,我國內需不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流通業滯后,與制造業發展并不匹配。必須認識現代流通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掃清流通業發展障礙,使其發揮先導產業、支柱產業作用。統計顯示,2011年流通業創造全國15.8%的國內生產總值、吸納就業1.05億人。不少專家建議,大力扶持流通企業發展,降低消費成本;出臺政策支持流通企業跨區域兼并重組,增強經營優勢,降低成本;支持中小商貿企業發展,金融機構要制定差別化授信條件,解決中小商貿企業貸款抵押問題等。
其次,擴大國內消費關鍵是激活農村消費市場。相對于城鎮居民,農民和低端制造業就業人員收入水平增長更為明顯,消費增長潛力更大。不少專家認為,在農村消費政策層面,應重啟對促消費產生巨大效應的家電“以舊換新”、“家電、汽車下鄉”等政策。家電在出口中占比較高,但在當下國際環境下面臨眾多挑戰,重啟家電下鄉可作為外貿轉內銷重要突破點,可重點補貼太陽能家電等產品。
此外,加大汽車下鄉推廣力度。此前國家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換購輕型載貨車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車等,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財政支持范圍有必要進一步擴大到1.3升以下小排量汽車和重型卡車市場。(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專家認為,1.3升以下小排量汽車有助于“十二五”節能環保目標實現,也有利于滿足縣域家庭用車需求。重型卡車大發展是第一、第二產業生產水平提高必然要求,符合城鎮化發展方向及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發展目標,事關中國汽車業產業技術升級和自主品牌發展壯大,應該給予政策重點支持。
再次,完善城市社區便民服務設施,滿足居民便利消費、放心消費需要。應選擇一批菜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推動電子商務、信用消費等新型消費方式;集中推進汽車、家電、教育、旅游等與改善民生密切相關的信貸消費發展;優化銀行卡刷卡費率結構,降低總體費用水平。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