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6 01:15:4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卓志強 郭榮村發自廣州、深圳、云浮
每經記者 卓志強 郭榮村發自廣州、深圳、云浮
在上述《訴訟情況一覽表》中,記者發現,賢成礦業面臨的14億元訴訟請求中,廣東科匯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科匯)具體訴訟請求就高達2.19億元。
廣東科匯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為何擁有賢成礦業巨額的債權?
8月27日,賢成礦業發布了一則《關于青海創新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資金被凍結的公告》,公告顯示,事情源于廣東科匯發展有限公司同黃賢優、賢成集團、賢成礦業、創新礦業以及其他公司發生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廣東科匯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擔保書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要求凍結賢成礦業下屬子公司創新礦業超1.8億元的銀行存款。
但賢成礦業的公告顯示,包括創新礦業在內的幾家公司都先后確認,從未為上述融資租賃業務提供過任何形式的擔保,更未在相關擔保合同、協議上簽蓋過各公司的公章。同時,賢成礦業也稱,發現未對上述融資租賃業務提供過任何形式的擔保。
據此,賢成礦業認為,涉及上述融資租賃的擔保事項均為非法人員私刻公章,非法惡意利用賢成礦業及相關子公司的名義提供的擔保,其行為已經涉嫌犯罪。
不僅如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進一步發現,廣東科匯的背景亦讓人迷惑。工商資料顯示,廣東科匯成立于2002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目前的3位股東分別是廣州中福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福商貿)和自然人石合立、劉曉波,法定代表人為陳軍。
其中,石合立持股21%,為第二大股東。在公司成立之初,石合立曾擔任廣東科匯的執行董事兼經理,亦擔任過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蹊蹺的是,石合立竟不知公司與賢成礦業的債務糾紛問題。
“我不知道,我不負責這塊業務。”石合立還稱,與黃賢優只見過一面。
廣東科匯是誰在負責這塊業務?“集團那么大,我也搞不清楚。”石說。
石合立口中的集團名為廣州銀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銀業),成立于1994年,注冊資本60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李思聰。
工商資料的注冊地址顯示,廣東科匯與廣州銀業同在一層樓辦公。廣東科匯在2405房,廣州銀業在2409房。然而,從股東關系層面看,廣東科匯并非廣州銀業的下屬公司。記者查閱工商資料發現,廣東科匯的大股東中福商貿的3個股東分別為自然人林應波、鄒素瓊以及廣東科匯。
但廣州銀業行政部人士告訴記者,廣東科匯并沒有同他們一起辦公,“我也不知道他們在哪辦公”。
她給了記者一個廣東科匯的座機號碼。撥通后,接電話的是一位男士。他表示,他們那邊只是廣東科匯的一個點,不清楚廣東科匯同賢成礦業的債務問題。再撥打過去,他干脆直接稱這不是廣東科匯,隨后就掛斷電話。
記者隨后根據工商資料的地址,實地走訪了廣東科匯及中福商貿。
記者在現場發現,廣東科匯的注冊地,正是廣州銀業辦公所在地。但廣州銀業員工張雪(化名)向記者表示,這里都是廣州銀業在辦公。廣東科匯、中福商貿是集團下面的(子)公司,但不在這里辦公。具體在哪兒辦公,她表示自己不知情。
不過,中福商貿的法定代表人林應波的確同廣州銀業有關聯。因為當記者問及林應波的身份時,張雪明確表示,林應波為廣州銀業行政部的一位經理,“他外出了,現在不在。聯系方式也不方便提供給你”。
中福商貿也并不在注冊地辦公。工商資料表明,其地址為廣州市天河區花成大道3號3106房。“花城大道3號”顯示為南天國際商務中心的子樓——皇朝閣,呈現在記者面前的3106室,則是“中盛投資”的所在地。在此辦公的一位員工表示,他們在這里辦公好幾年了,沒聽說過(中福商貿)。該公司一位劉姓負責人也表示沒聽說過,“你找錯了”。
記者又撥通了廣東科匯留在工商資料當中的兩個電話,分別是兩個女子所接聽,一個稱自己在休產假,一個表示自己是廣東科匯的員工,但拒絕透露廣東科匯在何處辦公。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dpkct.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