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10-30 11:39:42
每經記者 劉林鵬 發自成都
當前,肉類食品市場交易額已突破一萬億,但是,肉類加工的產業集中度和技術裝備水平較低,80%以上的企業仍處于小規模,作坊式、手工和半機械加工的落后狀態。
10月26日下午,前來成都參加第八屆食品博覽會中國食品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中國肉類協會常務理事、高級顧問、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呼吁盡快出臺屠宰法,破解行業亂象。
“目前國內肉類行業散亂差小、私屠亂宰與現代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萬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肉類加工的產業集中度和技術裝備水平較低,雖然全國的定點屠宰點由前幾年的3萬多家降低到現在的2萬多家以下,但80%以上的企業仍處于小規模,作坊式、手工和半機械加工的落后狀態,最大的五家屠宰企業屠宰量僅占全國的不到10%,而發達國家占80%以上。
據悉,我國發布《產品質量法》、《動物防疫法》和國務院《關于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現地區封鎖的規定》等法律法規,早就明文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限制合格產品進入當地市場。
然而,在肉類行業,安全放心的冷鮮肉卻受到地方保護、地區封鎖,部分地區設置重重障礙,限制阻撓大企業的品牌冷鮮肉進入當地市場。
“建議盡快出臺屠宰法,把不符合條件的場點淘汰,按標準、按市場規律辦事,實現肉類工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工業化發展。”萬隆表示。
此前,商務部、工信部等部委發布的《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5)》和《肉類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按照規劃綱要制定的目標,到2015年,全國手工和半機械化屠宰等落后產能淘汰50%以上。
(實習生王堯對本文亦有貢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