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6 01:17:3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許金民
每經記者 許金民
去年11月,博云新材(002297,收盤價10.05元)的大股東粉末冶金中心完成改制,來自浙江、湖南等地的6家投資公司入股,合計持有60%的股權。數月后,粉末冶金中心便“改口”,計劃參與博云新材的定向增發,并認購10~20%的股份。
粉末冶金中心在籌得資金的同時,或也“引狼入室”。近日,這6家投資公司召開股東會,“強行”將代表中南大學資產公司的董事由4位削減至2位,監事會由2位削減至1位,被免職的包括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黨委書記。至此,中南大學資產公司在粉末冶金中心董事會、監事會中已喪失絕對話語權。
大股東董事會遭PE“霸占”
博云新材今日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東粉末冶金中心告知函,該中心已于近期召開股東大會,持有其60%的股權的股東,在粉末冶金中心大股東中南大學資產公司未參與投票的情況下通過決議:免去劉文勝、李正榮的董事職務,選舉薛勁謀、原監事向世界為新董事;免去熊翔的監事職務,選舉王小平、肖鵬為新監事。
資料顯示,粉末冶金中心的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分別為7人、3人,改選完成之后,代表中南大學資產公司的董事從4名變為2名,監事從2名變為1名。可見,中南大學資產公司已喪失在粉末冶金中心董事會、監事會的絕對話語權;另外,被免去職務的劉文勝、李正榮應是中南大學資產公司代表。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資料顯示,劉文勝現為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黨委書記、博云新材副董事長;李正榮曾任中南大學資產公司副總經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股東會上,中南大學資產公司未參與投票;或許他們也知道,即便投反對票也無濟于事,因為其持股比例僅為40%。憑借持股數量占優、“強行”通過決議的股東到底是誰?答案是6家投資公司。
去年10月,博云新材曾公告粉末冶金中心完成多元化改制工作,寧波金侖投資、寧波金潤投資、溫州環亞創投、湖南大譽資管、株洲兆富創投、株洲兆富咨詢通過對粉冶中心增資1.2億元的方式,持有其60%的股權。
也就是在這次改制完成8個月后,之前曾公開表示不參與博云新材定向增發的粉末冶金中心,“改口”認購10~20%的增發股份,即最多不超過985萬股,按照發行價12.77元/股計算,剛好為1.2億元。
從今日的公告可知,粉末冶金中心在籌得資金的同時,或也是“引狼入室”。
接連釋放利好疑護盤
面對大股東突如其來的變故,今日博云新材稱:“該事項不會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從這些投資公司間接持有公司股份之后,“學院派”上市公司博云新材已對資本手段漸漸熟稔。
博云新材推出定向增發的時間是今年7月14日,7月16日復牌當天的收盤價為14.74元/股,高出發行價12.77元/股不少。
未料9月14日之后,該股便步入跌勢,并于10月后徹底“破發”。也就在這個月,包括董事長易茂中在內的多位博云新材高管宣布追加鎖定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一年,理由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然而此招并未奏效,昨日博云新材的收盤價為10.05元/股,離10元/股的整數關口頗近。
就在此時,博云新材又突然釋出“久違”的大利好。該公司表示,11月9日,子公司霍尼韋爾博云已與中國商飛簽訂C919大飛機機輪剎車系統正式供貨合同,合同有效期長達20年,直至采購單被履行完畢為止。
資料顯示,2010年7月9日,該供貨的意向性合同已經簽訂;當時博云新材還承諾 “主合同將于2010年底之前簽署”,最后落空。為此,公司隨后推出的定增飽受詬病,因募投項目居然就建立在這份隨時可以改變的意向性合同之上。
正式合同簽訂,障礙掃清,財政部也于近日核準了博云新材的定增。
只是,博云新材在熟練運用資本化手段的同時,似乎也沾染上了資本市場上的 “惡習”:11月9日簽訂的合同,11月16日才披露,整整晚了一周。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dpkct.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