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0 01:03:4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面對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城商行將如何應對,出路在何方?銀監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城市商業銀行的總資產、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均較2004年提升不少。而城商行歷史原因形成的業務特點,平臺貸似乎是繞不開的檻。目前國內銀行業還處在“跑馬圈地”階段,商業銀行新規即將執行,上市融資或是城商行加快發展的最佳路徑。雖多家銀行已做好IPO的準備,但監管機構目前仍未開閘。城商行的異地擴張或是另外一條路,不過這也好像背離了立足本地、服務小微、形成特色與大銀行錯位競爭的定位。
深處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包圍中的城商行,發展勢頭也開始慢慢顯現。
銀監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三季末,城市商業銀行的總資產達到11.4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77%,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為8.9%。而在2004年,城市商業銀行的總資產為1.7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為5.4%。
城商行上市的沖動一直沒有停止。由于城商行的業務特點,中小企業和地方政府是其主要的服務對象。隨著大中型銀行也漸漸發力于中小企業業務,這使得原本在這方面有比較優勢的城商行,也開始面臨挑戰。
增資擴股為達標
今年6月,銀監會公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其中要求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自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
“新辦法的實施,對銀行有影響,尤其是一些本來充足率指標就很低的城商行。”華南地區某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同時,城商行的快速增長也給他們的資本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如上市城商行中的南京銀行,其核心資本充足率從去年末的11.76%下 滑 至今年9月 末 的10.45%,下滑了1.3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下滑幅度更大,從去年年末的14.96%下滑至13.34%,下滑了1.62個百分點。
而未上市城商行重慶銀行日前公告,按照目前正常的業務發展速度,預計2013年末的資本充足率為10.56%,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8.24%,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將低于8.5%的監管底線。因此,擬以非公開定向增資擴股的方式發行2.6億股,募集13億元資金用于補充資本金,以提高資本充足率。
事實上,今年急于融資的銀行并不只重慶銀行,此前還有龍江銀行、廈門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以及溫州銀行等,均拋出了股本融資方案。
在城商行不斷增資擴股的同時,城商行的股權也變動頻繁。
今年10月,上海銀行就有兩筆股權轉讓信息發布,寧夏銀行也于10月23日掛牌轉讓股份。事實上,今年以來,已經有10多家城商行股權掛牌轉讓。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城商行此前想將規模做大,所以引入了很多資本,而這些企業有的是想持有一段時間后轉讓,獲得較高的市盈率。
華南某券商銀行業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城商行上市都面臨一個股權清理問題,因此現在很多城商行股權轉讓也都是為上市做一些準備。
不良率壓力顯現
另一方面,城商行的不良率問題也開始出現回升。事實上,經濟的下行,不良率的反彈,也是各家銀行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有媒體報道,建設銀行行長王洪章曾經表示,“在宏觀經濟下行時,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較大”。
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城商行的不良率逐漸攀升,從一季度末的0.78%,到二季度末的0.8%,再到三季末的0.85%。
雖然幾家上市城商行的不良率在第三季度還保持比較平穩,但是在二季度末,三家已經上市城商行的不良貸款和不良率均出現上升的情況。
“由于經濟下行,銀行業的不良率上升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前述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他同時表示,也有可能是監管方面的放松,一些銀行慢慢將不良率釋放出來。
同時,“由于城商行的業務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風險也會高一些。”前述券商分析師表示。
業務轉型
“城商行主要業務是中小企業和地方政府平臺。”華南某銀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小型銀行屬于地方金融機構,很多時候難免受到地方政府的影響,所以對本地企業的貸款會多一些,尤其地方政府是大客戶。
這在城商行的貸款占比中也有所體現,柳州銀行2011年最大十家貸款客戶里面,最大客戶為柳州市龍建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貸款余額2.44億元,占貸款總額的1.82%;第三大客戶為柳州市城市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貸款余額占貸款總額的1.04%,都是平臺公司。
徽商銀行2011年前十大客戶里面,第一位是安徽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貸款余額14億元,而排在第二至第四名的分別為合肥市濱湖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肥城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均屬于平臺公司。
除了平臺貸業務以外,城商行另一大業務則是中小企業。“一般來說,城商行的主要業務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大企業他們沒有競爭力。”前述銀行人士表示。
在經濟增速減緩和利率市場化逐漸展開的形勢下,銀行更具有議價優勢的中小企業務漸漸成了大中型銀行爭搶的目標。面臨大中型銀行的進入,城商行也開始鞏固他們這一傳統的業務領域。
對于城商行未來的發展,在今年6月份舉行的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論壇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發言指出,“城市商業銀行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走差異化和特色化的發展道路。要立足于本地發展,立足于特色經營,立足于服務實體經濟,立足于支持小微企業。”
此外,一些城商行也漸漸開始開展一些其他業務,比如一些城商行開始金融租賃業務等。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dpkct.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