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31 01:00:2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牟璇 實習記者 饒曉
每經記者 牟璇 實習記者 饒曉
曾深得機構青睞的海翔藥業(002099,收盤價6.28元)自去年7月以來股價即呈斷崖式下跌,昨日股價相比7月最高價12.30元已下跌48.94%。
分析人士認為,公司自去年10月12日以來,3個月時間兩度大幅下調業績預期,令扎根其中的機構遭遇“黑天鵝”。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公司兩次下調業績預告前,順利通過了發行公司債的審批,并最終在去年11月26日完成了公司債的發行。
預計去年業績降逾6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12年10月12日到今年1月8日,3個月時間內海翔藥業已發布兩份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2012年10月12日發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修正顯示,半年報時預計當年1月~9月凈利潤同比增0%~30%,變動區間為7763.34萬元~1.01億元。修正后預計前三季度凈利為6987.01萬元~7763.34萬元之間,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在10%以內。顯然,這份業績預告將預增修正為預減。2012年三季報顯示,海翔藥業前三季度凈利潤7096.48萬元,同比下降8.62%,其中三季度單季凈利潤為205.4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0.32%。同時,公司子三季報中預計,2012年全年凈利潤變動區間為8405.15萬元~1.05億元,變動幅度為-20%~0%。
然而,2013年1月8日,在完成公司債發行后,海翔藥業又對2012年度業績預告進行修正,公司將此前預計的2012年利潤區間大幅下調至2101.29萬元~4202.5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0%~80%。按此預告測算,公司去年四季度單季將虧損2893.9萬元~4995.19萬元,公司給出的原因是,去年四季度公司主要產品4-AA等培南類關鍵中間體的市場價格持續大幅降低,且上述產品收入占比較高,導致四季度出現大幅虧損。
四季度巨虧仍順利發債/
盡管海翔藥業去年四季度單季大幅虧損,但在此期間公司仍然順利完成公司債的發行,募集資金凈額2.93億元。
2012年7月28日,公司公告稱,擬發行總額規模不超過3億元的公司債;同年11月26日,公司發布債券上市公告書,宣告完成公司債券的發行,募集資金凈額為2.93億元。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末和2012年6月30日,海翔藥業的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分別高達92.63%、84.19%、76.86%和75.82%,分析人士認為,正是持續高負債使海翔藥業融資欲望較強,即便公司“姍姍來遲”的2012年年報業績公告修正也并未影響公司債順利發行。
公告顯示,2012年9月26日,海翔藥業發布發行公司債申請獲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同年10月12日,公司才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向下修正的公告。而在11月26日公司公告債券上市后,直到2013年1月8日,公司才發布2012年度業績預告向下修正的公告。
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公司在完成發債前對經營情況仍比較看好,10月29日,即公司發布前三季度業績下調預告之后,有投資者詢問:“第四季度的首月即將過去,想請問下目前公司產品4-AA價格和銷售情況?有三季度市場環境那么惡劣嗎?”公司的回答是:“公司目前4-AA價格和銷量與三季度情況相似。”從回答中,很難預見四季度將現單季巨虧。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海翔藥業順利發行了公司債,但股價卻受到業績下調的影響。2012年7月4日公司股價沖高至12.30元,海翔藥業股價便走上了一路暴跌的不歸路,此后便一路下跌,12月4日觸底5.00元,截至昨日收盤,海翔藥業報收于6.28元,較去年7月4日股價已下跌48.94%。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證代表蔣如東表示,這兩次業績下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公司的主要產品4-AA等抗生素類產品價格大幅下滑所致,并不存在主觀故意調整業績預告的情況。
新進機構踩“地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海翔藥業向來是機構的寵兒,據公司三季報顯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除3位與公司有關聯的自然人以及中化寧波(集團)有限公司外,其余席位悉數為機構占據。而公司自去年10月來連番發布業績下調預告引發股價持續下跌,使得相關機構深陷泥沼,遭遇“黑天鵝”。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共有6家機構持有海翔藥業股份,總計持有2912萬股。其中富蘭克林國海潛力組合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中國人壽個人分紅產品、富蘭克林國海中小盤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以及華寶興業新興產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去年第三季度新進機構。
這些機構剛剛建倉即踩中業績地雷,隨著股價下跌,這些機構持續被套,其中富蘭克林國海基金公司旗下潛力組合基金和中小盤基金同時進入海翔藥業,持有股份分別達到844萬股和338萬股。
記者在富蘭克林國海中小盤基金的四季報中注意到,海翔藥業已成為該基金第八大重倉股,其持倉量更是大幅上升到1184萬股。在三季度業績預告向下修正后仍逆勢增倉,富蘭克林國海中小盤基金勇氣不小,但可能該基金并沒預見到海翔藥業還會在2013年1月8日發布年度業績下降修正公告。
然而,記者注意到,盡管海翔藥業三季度出現新進基金,但前期堅守的其他基金卻忙著減倉,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股票型基金和中郵核心成長股票型基金分別在201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就已開始減持公司股份,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兩家基金對海翔藥業的持倉量僅剩343萬股和400萬股。更有嗅覺靈敏的基金如華夏優勢增長、嘉實穩健開放、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和嘉實主題新動力基金等,已在三季報中退出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