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8 01:05:29
僅靠新股民接力推動股市上漲還不行,股市治理須臾不可放松懈怠。
節前A股市場走牛,一方面新增開戶數頻創新高;另一方面A股持倉賬戶數卻是連續9周環比下降,數十萬老股民趁機離場,股民出現換崗現象。筆者以為,僅靠新股民接力推動股市上漲還不行,股市治理須臾不可放松懈怠。
目前A股市場上漲,或許已經偏離其內在投資價值。大出風頭的銀行股,不少市盈率漲至7倍以上,筆者認為或許銀行股5倍市盈率就可體現其內在價值,目前其股價已提前透支未來,有泡沫風險。
A股市場最有投資價值的銀行股尚且如此,其他不少中小盤股更是泡沫洶涌。對這樣的投機市場,散戶投資者應該遠離而非進場。股市體制機制不健康,這都是由股市投資價值的欠缺及其投機本質所決定的。
主導股市投機有兩個手法,一是操縱,二是內幕交易,散戶要想在一些孤立的操縱或內幕交易個股上虎口拔牙,難度可想而知,除非是莊家或內幕知情者親戚,要把握好“操縱”和內幕交易個股其中的投機機會非常艱難。
在股市投機,還有個手法就是拼持股成本,就是估計跌到莊家成本價以下,就可伸手抄底,以博取股票反彈收益。問題是,隨著大小非解禁,作為公司大股東的產業資本或許成為新的最大莊家,二級市場投資者與他們持股成本相差數十倍,投資者要和他們拼成本,門都沒有,由此散戶這個投機手法也已經失效。
股市不健康,需要進行大力整治才能給人以希望。在股市健康狀況沒有明顯改變之前,投資者不宜盲目追加股市投資。投機股市若缺少散戶參與,股市的“圈錢”等負面功能就會較少發揮,其對社會的危害就會減少;若股民總是抱以希望,屢次參與投機不亦樂乎,這也等于推動畸形股市在錯誤的發展模式上愈行愈遠。假如散戶等弱勢主體較少參與市場投機博弈,剩下發起人股東、機構、操縱者、QFII等強勢主體在市場博弈,他們博弈能量級別基本相同,若延續股市在畸形制度下的博弈,股市弊端也會火燒連營,同樣可能將莊家機構們燒痛;為避免幾敗俱傷,他們相互博弈或許能夠催生一些較為公正的股市制度。
作為股市宏觀調控部門,要保障投資者利益,單純靠股民前赴后繼推動股市形成一輪輪資金推動型牛市,這恐怕不行,這樣股民只能徘徊在套牢與解套的痛苦循環,唯有痛下苦功夫,敢于懲罰違規市場主體,將他們繩之于法,股市健康才可期,逃離的股民才敢安心歸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