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7 01:02:52
經過長期的炒作,黃金的期貨價格早已脫離其應有的價值中樞,充滿泡沫,因此,外部因素觸發其暴跌,并不意外。
◎周俊生
近日,黃金市場暴跌,國際輿論認為,貴金屬的下跌通道已經開啟,未來的黃金市場將出現一段“黑暗期”。
黃金在各地金融市場,都享有崇高地位,不僅各國政府都以黃金儲備來彰顯國力,普通老百姓也習慣以黃金收藏來體現自身的財富地位。金融危機后的這幾年來,以美歐日為代表的西方各國和經濟體為了渡過危機,都選擇貨幣寬松政策,濫印紙幣,導致貨幣出現全球性貶值狂潮。這樣的結果不僅使各國貨幣泛濫,而且老百姓的財富也被迫縮水。在此情況下,黃金的穩固地位被挖掘出來,作為一種避險工具,它受到世界各國投資者和投機客的追捧,紐約金市的黃金價格連續幾年保持上升勢頭。
同任何一種投資商品一樣,受到投機裹挾的黃金在經歷了一輪暴漲以后,必然會出現暴跌。最近出現的這一波金價暴跌,雖然可以找出諸種外因,但是,一個最為核心的原因是,經過長期的炒作,黃金的期貨價格早已脫離其應有的價值中樞,充滿泡沫,因此,外部因素觸發其出現如坐過山車一般的暴跌,并不意外,這正是投資市場演變為投機市場后必然導致的結果。
與期貨市場上其他一些大宗商品不一樣的是,黃金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價值并不廣泛,它之所以在今天的世界上享有如此高的地位,主要在于它曾經被作為貨幣本位來使用,使其具有貨幣的特性。1816年,英國通過《金本位制度法案》,確認把黃金作為貨幣本位來發行紙幣。此后,西方各國都曾推行過金本位制,將本國的貨幣發行與黃金儲備掛鉤。這一制度如果能一直嚴格執行下去,紙幣就不會泛濫,通貨膨脹也不會發生。但是,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很快使政府突破了底線,它可以通過偷偷地增加紙幣發行來向社會轉嫁經濟危機。因此,這種金本位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在美元確立了全球范圍內的主導地位后,黃金作為貨幣本位的功能逐漸退化。
本輪金融危機的爆發使黃金的保值功能又被重視起來,但是這其實是投機者為黃金炒作提供的一種“理論武器”。由于黃金是一種稀有資源,不可能像紙幣一樣任由政府或中央銀行濫印,因此黃金的價值可以比較恒定,避免通貨膨脹的影響。但是這有一個前提條件,黃金必須像以前那樣具有貨幣本位功能。然而,金本位制的廢除使它已經不再具有這樣的功能,而今天的國際金融市場也不可能廢棄紙幣,重新啟用金本位制。當黃金的價格被國際市場上投機力量操縱以后,它的價格形成機制已經不再是其內在價值的體現,而是完全由市場上多空博弈的力量變化來決定。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當近期多空力量出現大變化的時候,黃金價格就會出現暴跌,這與資本市場上的情況是大致類似的。
未來黃金市場的行情會如何演繹?這個問題的答案仍然在市場,多空力量的變化將決定其價格的走勢。黃金市場通過近期的暴跌,RSI指標顯示其超賣程度已創下31年來的新高,這已經使黃金出現了短期投資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