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7 01:06:4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全球股市自去年底以來波瀾壯闊的上漲還能否繼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答案并不取決于相關國家的經濟現狀,而是美聯儲何時決定削減購債規模以退出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政策。
然而,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美國2014年經濟增長預期,同時美國失業率等數據也并不樂觀,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要決定退出QE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IMF看衰美國經濟增長
近期,由于投資者擔心美聯儲隨時可能削減購買債券規模,以新興市場為首的全球股市出現大幅回調。然而,對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而言,要實施退出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6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了美國2014年經濟增長預期,從3%下調至2.7%,同時預計美國今年經濟僅增長1.9%。彭博匯總資料顯示,美國2012年經濟增長2.2%,過去3年期間僅有1年(2011年)增速低于2%。
IMF同時敦促美聯儲,應小心處理其退出政策,以免擾亂金融市場,這家總部位于華盛頓并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遺產的機構預計,“在退出策略上進行有效的溝通、謹慎選擇時機,是降低長期利率出現過度波動風險的關鍵。”
伯南克曾于5月22日表示,在就業市場出現持續好轉的時候可能降低政策刺激力度,美聯儲可能在未來的政策會議上決定是否削減購債規模。從伯南克發表上述言論至今,全球股市市值至少損失3萬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從5月22日至今,全球表現最好的前5名股票指數幾乎都在東歐地區,分別是委內瑞拉IBC指數(13%)、保加利亞SOFIX指數(11%)、OMX里加指數 (7.9%)、斯洛文尼亞藍籌指數(7.3%)和華沙WIG20指數(7%)。
同期,表現最差的前5名股指,其中3個都在亞洲地區,分別是菲律賓綜指(-19%)、巴西圣保羅證交所指數(-16.7%)、伊斯坦堡證交所指數(-15%)、開羅CASE30指數(-14%)和恒生國企指數(-12.5%)。
退出預期降溫
分析人士認為,就美聯儲自身而言,也并不希望現在向市場傳達過于清晰的信號,因為這可能引發市場出現過度波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于6月18日~19日召開議息會議,屆時可能傳遞關于退出的進一步信號,但根據《華爾街日報》一則報道稱,伯南克將平息市場關于提前退出的恐慌。
截至上周五收盤,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收于2.13%,自4月27日以來首次按周走低。期間,上周四10年期國債曾創下近4個月來最大上漲,顯示投資者正權衡經濟增長是否足以令聯儲考慮削減QE規模。事實上,美國經濟確實在改善,但分布并不均衡,主要是就業市場走好較明顯。比如5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7.5萬人,好于預期值16.3萬人,但5月ISM制造業指數卻只有49,不僅低于預估值41,同時還再次陷入萎縮。
當然,美聯儲最有可能通過就業市場指標來決定是否削減購債,那么,目前就業市場情況到底如何呢?數據顯示,金融危機以后,美國非農就業增加的峰值是52.1萬人,時間是2010年5月,當時美聯儲正考慮是否退出QE1。不過,52.1萬的非農就業增加人數明顯高于當前的17.5萬人。
以失業率來看,雖然美聯儲4月失業率(7.5%)創出自2009年1月以來新低,但要想回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前的水平,失業率需進一步降至6.1%左右。美聯儲對失業率設定的目標是6.5%,一旦降至該水平,加上核心通脹升至2.5%,或將考慮加息。
國債與新興市場股市正相關
那么,一旦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或這一預期再度升溫,新興市場股市將怎么走?
分析人士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考慮美國10年期國債與新興市場股市之間的相關性,因為前者對政策預期非常敏感,一旦投資者押注美聯儲收緊,國債收益率將攀升。
彭博匯編資料顯示,自1991年4月有記錄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與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總體呈正相關,截至6月14日,最新相關系數(按月)為0.45,其歷史峰值是0.60,時間是2012年7月。
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即便相關系數在未來走低,但隨著美國國債收益率上行 (這最終無可避免),新興市場股市更有可能走高而非走低。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國債收益率走高代表美國經濟改善,這將進一步提振投資者風險偏好情緒以及全球其他股市行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