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7-04 08:49:15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昨日(7月3日),財政部正式對外公布2013年中央對地方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的金額,今年中央財政計劃撥款168億元,比上年增長5%。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本次享受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較多的地區分別是:黑龍江20.4億元、遼寧16.4億元、吉林15.27億元,東北三省成為資源枯竭城市的重點扶持對象。
東三省約占31.0%
自2008年起,國務院就開始了資源枯竭城市的資金支持工作,并且先后在2008年、2009年以及2011年分三批,先后確定了69個資源枯竭城市。
財政部表示,中央對地方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是為了幫助資源枯竭型城市化解歷史包袱、加快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上述69個國務院確定的資源枯竭城市中,屬于遼寧的有7個,吉林有7個,黑龍江有6個,這20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占到總數的29%。
財政部表示,轉移支付資金主要按照資源枯竭類型、非農業人口、所在省的財力狀況、該城市的財政困難程度等客觀因素進行公式化分配。接受補助的地方政府可統籌安排此項資金,重點用于生態環境治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等領域。
而根據財政部安排,享受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較多的地區分別是:黑龍江20.4億元、遼寧16.4億元、吉林15.27億元,東北三省所獲得的轉移支付總額約占到總資金的31%。
年初預算遭壓縮26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今年年初財政部公布的《2013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表》表中,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一項在2012年的執行數為160億元,2013年的預算數為194億元,比2012年執行數增長21.5%。
當時,財政部給出的增長理由是2013年調整資源枯竭城市補助范圍,并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不過,按照昨日公布的數據,財政部實際撥款為168億元,遠遠少于年初的194億元預算,壓縮26億,僅僅比2012年執行數多出8億元。
社科院工經所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可能是最近一兩年整體經濟放緩,收入有一個大幅度減少,國家財力減少比較大,安排這方面的資金的時候恐怕都會有壓縮。
陳耀的推測并非沒有道理,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13年中央預算報告顯示,2013年專項轉移支付預算比上年執行數增加474.34億元,增長2.5%,增量和增速比2012年下降了近一半,中央財政正在減少在專項轉移支付上付出的資金力度。
不過,通常來講在資源枯竭城市的中央轉移支付每年都會增加,根據財政部數據,2011年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預算數和決算數同為135億元,2012年執行數為165億元,增長20億元。
據介紹,近幾年,我國資源枯竭城市的轉型取得不少成績,一些城市在轉型方面取得很大推進,像遼寧阜新等城市,在產業結構上有很大改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