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9 01:29:4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8月28日,農業銀行發布2013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農行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923.52億元,同比增長14.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農行不良率已從上年末的1.33%降至1.25%,但不良貸款余額866.9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49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2859.88億元,較上年減少94.63億元;關注類貸款占比4.12%,較上年末下降0.47個百分點。
昨日(8月28日),農行風險總監宋先平稱,二季度不良貸款余額增加,與農行對于不良貸款的分類方法嚴格有關,預計下半年不良貸款基本保持穩定,而不良率還將下降。
利率變動減少逾百億收入
盡管當前我國尚未完全實現利率市場化,但各大商業銀行已然感受到沖擊。
截至6月末,上半年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76.61%,實現利息凈收入1800.02億元,同比增加121.64億元,其中,規模增加導致利息凈收入增加250.43億元,利率變動導致利息凈收入減少128.79億元。
農行行長張云在發布會現場表示,由于未來內地經濟增長減速,銀行凈息差下降等因素,預期銀行業未來增長放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由利率變動導致利息收入減少之外,2013年上半年,農行凈利息收益率2.74%,同比下降11個基點;凈利差2.58%,同比下降13個基點。
農行解釋稱,凈利息收益率和凈利差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2012年央行兩次下調基準利率,大部分存量貸款于2013年6月末前陸續完成重定價,重定價后的存量貸款以及新發放貸款均執行較低利率,貸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54個基點。部分存款也陸續完成重定價,但存款平均付息率下降的幅度小于貸款,存貸款利差有所縮小,其次,定期存款占比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
長三角不良率下降
截至2013年6月30日,中部地區、環渤海地區以及東北地區不良貸款余額略有上升,西部、長江三角洲地區及珠江三角洲地區不良貸款余額分別下降了17.42億元、7.14億元及6.97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農行在長三角地區已實現不良貸款雙降。數據顯示,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不良率分別為1.10%、1.11%、1.24%,上年末分別為1.19%、1.28%、1.27&。
由于農行適度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增加信貸資源配置,提升區域信貸政策差異化管理水平,加大對國家重點區域的信貸投放,2013年6月末,中部地區貸款占比12.2%,東北地區為3.8%,境外及其他、中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貸款增速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雖然農行大力發展公司業務,但公司業務不良貸款率遠遠高于個人貸款。截至上半年末,農行公司類不良貸款余額722.16億元,較上年末減少4.48億元;不良貸款率1.57%,下降0.07個百分點。個人不良貸款余額142.1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2.54億元;不良貸款率0.74%,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農行稱,不良貸款余額有所上升的行業為制造業(不良率由去年末的2.39%上升至6月末的2.68%)、建筑業 (不良率由去年末的0.36%上升至6月末的0.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