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9 00:15:46
18日,記者從海航集團旗下海航旅業獲悉,在韓國濟州被扣的中國“海娜號”郵輪于當日上午8時30分,在多方努力下成功回國,其中包括隨船回國的87名旅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廣州
昨日(9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海航集團旗下海航旅業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海航旅業)獲悉,在韓國濟州被扣的中國“海娜號”郵輪于當日上午8時30分,在多方努力下成功回國,其中包括隨船回國的87名旅客,停靠在天津東疆國際郵輪母港碼頭。至此,備受外界關注的“海娜號”旅客已全部接回。
然而,海航集團與沙鋼船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沙鋼船務)的糾紛依舊存在較多爭議,后續需要解決的問題遠未結束。
“海娜號”抵達天津/
昨日上午8時30分,在韓國濟州被扣的中國“海娜號”郵輪在多方努力下成功回國,停靠在天津東疆國際郵輪母港碼頭。
9月13日,因海航集團與沙鋼船務的經濟糾紛,導致海航集團旗下海航旅業“海娜號”郵輪被扣韓國濟州島,船上2300多人滯留,其中包括1659名游客,導致旅客人身自由受限及利益受損,引發各方關注。
“這次事件的根源是海航集團與沙鋼船務的經濟糾紛得不到妥善解決,導致旅客代為受過,人身自由受限。”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韓方應該以人為本,盡量尊重和保障旅客的利益和人格尊嚴,在旅客權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依照法律維護債權人的利益。
據了解,海航集團在獲知郵輪被扣后立即成立應急指揮小組,但韓國法院以周末不能辦公為由,導致無法及時給“海娜號”解扣。9月15日,海航集團派出5架包機接回1121名旅客;9月16日,海航再次派出海南航空A330及首都航空A320飛機各一個架次接回437名旅客。
對于此次扣船事件給旅客造成的損失,海航旅業宣布,在補償方面,給予內艙房客人每人2000元和海景房客人每人2300元左右的經濟補償,或一年之內選擇乘坐“海娜號”任何航季任何航次內艙房船票一張,以彌補因為行程變更造成的損失。
在此次歡迎“海娜號”回國的接船儀式上,海航旅業董事長張嶺稱,為表達歉意,將在之前公布的補償方案基礎上,決定額外贈送本航次旅客每人一張免費船票。
糾紛仍存爭議/
此次“海娜號”被扣事件的起因,是沙鋼船務與海航集團全資子公司大新華輪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新華輪船)發生5837萬美元租金債務糾紛,而目前大新華輪船已經破產。沙鋼船務認為,海航集團對大新華輪船負有擔保責任,因而在全球范圍內對海航集團索債。
沙鋼船務董事張潔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2008年8月,海航集團全資子公司大新華輪船與沙鋼船務簽訂租船合同,海航集團向沙鋼船務就該租船合同出具了無條件擔保條約。
沙鋼船務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輪船于2010年4月20日交給大新華輪船,但其于2010年12月起就拖欠租金直至停付。沙鋼船務對此根據合同約定,向英國倫敦仲裁庭提交了仲裁申請。
隨后,沙鋼船務就大新華輪船、海航集團的欠付租金事宜向英國倫敦海事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申請。2011年4月,沙鋼船務收到了第一、二次仲裁令判定,大新華輪船總計需要向沙鋼船務支付約746萬美元欠款,但大新華拒絕支付。
此后,雙方欠租糾紛持續了多年,沙鋼船務持續尋求仲裁判決,獲得第三、第四、第五個仲裁令,但海航集團、大新華輪船仍然拒絕支付。沙鋼船務稱,在2012年11月間拿到了英國方面約5800萬美元的仲裁令。
在9月16日,海航集團旗下大新華物流公司聲明稱,海航集團方面承認,作為大新華物流的股東,為幫助大新華物流進軍海運業,當時確實單獨出具了一份擔保函,對大新華輪船與沙鋼船務之間的租賃合同進行擔保。
不過,大新華輪船此前由海航集團旗下的大新華物流全資控股,但在2012年,大新華輪船進行了重組,大新華物流將全數股份以1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了一家注冊地在馬紹爾群島的公司。大新華物流認為,海航集團和大新華輪船是兩家完全獨立的公司,大新華輪船在清盤后已經被香港破產署接管,海航集團沒有代為支付租金的義務。
“在簽訂合同之前,海航集團就提供了擔保協定。”沙鋼船務董事總經理張潔對大新華物流說法不認同,“即使這家大新華輪船公司不是它的子公司,它也可以提供擔保,這跟是不是子公司和孫公司并沒有關系,是商業行為協定,擔保了就需要負商業責任。”
昨日,海航集團首席執行官李先華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聲明中稱,沙鋼船務與大新華輪船發生債務糾紛,并就海航集團擔保向英國高等法院起訴,該項訴訟目前處于第一輪答辯階段,尚未開庭審理。關于海航集團為大新華輪船擔保一案,雙方存在爭議。
李先華表示,將會妥善處理好“海娜號”被扣留的后續事務,維護好“海娜號”旅客的合法權益,并妥善處理好與沙鋼船務有限公司的經濟糾紛,找到妥善解決辦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