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4 00:52:55
爭議多時的成品油升級補償政策昨日出爐。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人員透露,此次石油企業承擔了三成左右的提升成本。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爭議多時的成品油升級補償政策昨日(9月23日)出爐。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人員透露,此次石油企業承擔了三成左右的提升成本。
發改委公布的油品質量升級價格調整政策稱,根據油品質量升級成本調查審核結果,在企業適當消化部分升級成本的基礎上,今后兩年各地車用汽、柴油質量升級至第四階段每噸分別加價290元 (約每升0.21元)、370元(約每升0.32元);2017年底后升級至第五階段時每噸分別加價170元和160元。北京等地油品質量已提前升級至第五階段,加價幅度基本到位,每升漲價約4分錢。
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按照發改委部署,這次各地成品油調價進程并不一致,加價不會馬上實施,但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大氣治理加速,我國油品升級已經進入跑步前進階段。
調價時間表未定/
發改委此次通報中并沒有明確具體的調價時間表,給各地足夠的空間進行調整。讓各地結合當地油品升級進程,以省為單位或以城市為單位自行確定油品質量升級進程,并適時按上述加價標準操作。
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因為各地油品升級進程并不一致,發改委并未設定明確加價時間表,給予地方政府極大的自由度,我認為實際加價將同步于油品升級計劃表,最晚將于過渡期結束執行,而提前完成升級置換的地區極大可能提前執行加價政策,這將極大提高煉廠油品升級的積極性。”
發改委表示,第四階段車用汽油標準過渡期至2013年底,第四階段車用柴油標準過渡期至2014年底;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和柴油標準過渡期均至2017年底。
由于現在各地實施的成品油標準不一,所以發改委明確表示,北京、上海、廣東等已進行試點加價的地區要進一步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步伐,2013年10月份全面供應更高一級質量標準的油品,并做好價格銜接工作。
不過,這一加價政策也僅僅是暫時執行,按照發改委部署,在第四、第五階段油品質量標準全國全面實施后,將重新進行成本監審,必要時調整加價標準。
“誰污染、誰負責”/
此前,對于成品油升級后的費用由誰承擔引發了關注。本次通知指出,在經過油品質量升級成本調查后,企業適當消化部分升級成本,其他部分則由消費者全部承擔。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斌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油品升級的成本很大一部分還是要由消費者承擔。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按照優質優價原則,也體現出“誰污染、誰負責,多用油、多負擔”的原則,畢竟質優價高也是產品定價的必然原則。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油品質量升級后,要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優質優價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也就是說,要按照煉油企業消化一部分、消費者負擔一部分的原則確定油品質量升級加價標準。
發改委表示,此前曾經會同財政部和地方相關部門對中石油、中石化已完成第四、第五階段油品質量升級改造煉廠的成本,進行了全面調查與審核。根據成本審核結果,考慮煉廠消化部分成本因素,確定汽、柴油質量升級至第四階段每噸分別加價290元和370元;從第四階段升級至第五階段每噸分別加價170元和160元。
對于本次油品升級背后的成本劃分比例,發改委并沒有直接表明。不過,早在今年初,中石化科技開發部一位副處長曾經公開表示,中國油品升級的成本僅由油企和消費者承擔,油企承擔30%左右成本。
中央補貼公益行業
油品升級后大多數成本分攤到消費者身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卓創資訊獲悉,折算后,車用汽、柴油升級至第四階段的加價標準分別為0.21元/升和0.32元/升。以私家車月跑1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個油測算,汽油升級國四后,車主年支出費用將增加212.5元左右。對于私家車車主來說,汽油升級后的成本增加基本在可承受范圍內。
但消費者出行成本增加已經是事實,而價格政策出臺后,國家將采取措施疏導對下游用戶的影響。金銀島成品油分析師韓景媛稱,如果要實現油品升級,必然會增加成本的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汽車出行頻率。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汽、柴油價格因質量升級提高后,中央財政將按現行油價補貼機制對種糧農民、林業、漁業、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等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補貼;對出租車,在運價調整前,繼續由財政給予臨時補貼。
同時,各地要建立健全公路客運、出租車運價與成品油價格聯動機制,并可按聯動機制及時疏導汽、柴油加價對上述行業的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