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9-26 09:33:12
歐美經濟回暖,未能溫暖中國圣誕產品冰冷的出口訂單。
每經編輯 胡健 周程程
每經記者 胡健 實習生 周程程 發自北京
歐美經濟回暖,未能溫暖中國圣誕產品冰冷的出口訂單。
離圣誕只有兩個多月,9月底正是大多數圣誕用品企業完成年初所接最后一批訂單,將產品運往世界各地的時候。然而,大半年忙碌下來,義烏、青島等地圣誕產品出口竟現負增長。多位外貿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歐美客戶今年需求有所增加,但是貿易壁壘和人民幣升值蠶食企業利潤空間,新興市場這片出口“藍海”也因巴西等國匯率大幅貶值而受到沖擊。
“今年詢盤的比去年更少了,圣誕產品展會的效果也不好。”一位浙江義烏圣誕用品企業的工作人員抱怨。數據顯示,全球65%、國內80%的圣誕用品出自義烏的小商品市場。5~9月是圣誕用品外貿出口的旺季,但今年外銷清淡,往年外商云集的國際商貿城圣誕用品專區,客商稀少。
據《中國圣誕用品行業分析報告》分析,2010~2012年,中國圣誕用品總量逐年下降,僅2012年就同比下降了4.2%。據杭州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1~7月經義烏海關出口的圣誕用品價值3779萬美元, 同比下降2.6%。
7月1日發布的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中,圣誕用品的景氣指數也從6月1日的1299.25下滑至1090.03。
山東的數據也顯示圣誕產品出口情況低迷。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山東口岸出口圣誕用品1519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4%。
東陽博擊工藝禮品有限公司外貿經理朱家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生產成本因材料與工人工資的上升而提高,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且人民幣匯率升值也加劇了圣誕產品的成本壓力。為了保全訂單,以人民幣計算的產品價格只能被迫降低,“一棵1米5的圣誕樹,去年是18元一棵,今年就要16到17元了。”
即使企業愿意壓低價格,還要面臨叢生的競爭企業。以義烏為例,2010年圣誕禮品經營企業400多家,2011年為500多家,去年700多家,預計今年有800多家,攤薄了圣誕禮品“出口蛋糕”。
歐美市場仍然是圣誕產品的“主戰場”,但現在也因其不斷提高的環保和技術壁壘,迫使企業開始寄望于新興市場。
然而,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經義烏海關出口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圣誕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山東海關數據顯示,去年大幅增長的拉美、俄羅斯市場,今年前8個月,圣誕用品對其分別出口242萬美元和29萬美元,分別下降27.1%和40.9%。
究其原因,多家外貿企業均稱,新興市場貨幣貶值以及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拖累了出口訂單。
8月22日,巴西本國貨幣雷亞爾對美元匯率跌到近5年低位,直接觸發巴西央行啟動匯率保衛戰;委內瑞拉的貨幣貶值幅度也很大。
同時,人民幣相對美元又在升值。9月23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首次強勢突破6.15關口,報6.1475。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呈急升態勢,累計升值幅度達到2.25%,大大超過去年1.03%的全年升幅。后果是,同樣一棵圣誕樹,目前下單可能要比年初多花約20%的價錢。
浙江紹興縣柯橋開發區一家家紡企業近年來把重點放在開拓印度、土耳其市場上,“但最近來自這些新興市場的客戶都變成了砍價高手。”該企業外貿部一位姓章的經理表示,原先售價50美元的真絲四件套,印度客戶只肯出價40美元,“因為印度盧比匯率下跌,客戶即使用40美元購買真絲四件套,也賺不到多少錢。”章經理說。
業內人士提醒,對采用外幣匯率結算的出口企業可采用遠期結匯、申請出口信保等多種方式,規避匯率風險;無論針對歐美還是新興市場,推陳出新,從產品附加值和拓寬營銷渠道上下功夫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在這方面不乏成功者。義烏恒泰工藝品有限公司外貿經理鄧玉萍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主要做圣誕掛件,今年聘請了世界各地的設計師,產品比往年更系列化,新款多,緊跟時尚流行的趨勢,各國出口的產品也有差異。
她說,因為客人不是來買最基礎的產品,所以匯率對其沖擊不大,而且他們與國外很多大型連鎖超市有合作,能保證銷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